日军将原国民党中央防疫处的生物制品设备和设施用来进行细菌研究。1939年10月,西村英二走马上任,“北平甲第1855部队”正式命名,成为日军在北平、南京、广州和新加坡组建的四支新的细菌部队之一。同一时间,石井四郎的细菌部队迁到哈尔滨平房镇,改称731部队。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第二天,1855部队的第一分遣队强占了协和医学院,第二分遣队强占了静生生物与社会调查所,后分别改称第一课和第三课,这两处也成为侵华日军进行细菌武器研制、人体实验与解剖的场所。
731细菌部队曾将实验对象称为“模特”。而1855部队也有自己的特殊暗号,如将老鼠称为“饼”,将跳蚤称为“粟”,将用于实验的活人称为“猿”。地方志的工作人员在一张1855部队实验对象进出库表上,发现了关于“猿”的统计。
1944年夏天,1855部队在中国俘虏收容所连续3天押送过17名俘虏进行人体实验。为了防止俘虏反抗,日军为每个人带上手铐,谎称送他们去医院。被押送的俘虏立即被关进牢房里,似乎已经有所警觉的俘虏拒绝吃任何东西。日军军医强行将细菌病毒注射到他们体内,不到24个小时,17个人全部在剧烈的痛苦中死去,他们的尸体被运到第一课进行解剖。此后,又有****人手脚被绑着,嘴里被塞着东西,装在麻袋里,用卡车运到实验场所,进行人体实验,经过一个星期便死了。
1943年7月,1855部队与日军第二陆军医院的200多名候补下士官进行了半个月预防霍乱及细菌检验专门训练。据参与这次训练的长田友吉供述,一天,当他走进第二课霍乱菌培养室,看到室内有一个高2米、长1.5米、宽80厘米的培养器。正在值班的一名军医中尉指着培养器声称:“这里面培养着难以计数的霍乱菌,有了这些霍乱菌,就可以一次把全世界的人类杀光。”
北平发生鼠疫流行的消息。据报道,截止到10月底,全北平市共发现霍乱患者2136人,死亡1872人,路倒死亡92人。
所查看的史料证实,北平自1939年以来就未曾发生过霍乱传染病。受日军操控的北京地区防疫委员会却在1943年上半年就抛出了一份《霍乱预防实施计划》,制定了霍乱预防宣传、人员培训以及霍乱发生后的检疫、隔离、消毒、交通限制等一系列措施。5个月后才发生的霍乱,日伪机构难道有未卜先知的本事?资料同样显示,在北平发生霍乱的时候,1855部队参与了鲁西地区撒布霍乱菌的行动,西村英二是指挥者之一。显然,北平的霍乱流行是1855部队的预谋,他们在北平的井水里撒布了霍乱菌,用全北平的中国人做他们的细菌实验。
李明派出大批人员调查日军罪证,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1942年日本联合微生物学会会员合影,在座均为日本细菌学研究者。前排两名军人中,左为石井四郎,右为北野政次。第三排左起第二人为南京1644部队部队长增田知贞。
[ 转自铁血社区
et/post_5788224_1.html/ ]
细菌武器(亦称生物武器)是一种大规模的杀伤破坏性武器,其作战原理是利用生物制剂的致病特性。对于这种违反起码的人道主义原则的武器,世界各国早在1925年的《关于禁用毒气或类似毒气及细菌方法协定书》上签字,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而日本当时就拒绝参加,并且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组织力量广泛搜集细菌战的情报和制造细菌,实施其细菌武器研制并用于侵略的设想,因为他们认为细菌武器是小国对付大国有效的“核武器”。
1932年,根据天皇的饬令,日本军部组建了最初的细菌武器研究机构“细菌研究班”,对外称“防疫研究室”。随着侵略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的细菌战活动也更加疯狂。1936年,在日军所占领的哈尔滨、长春成立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100部队。此后,日军又在北京成立了“甲字1855部队”,在南京成立了“荣字1644部队”,在广州建立了“波字8604部队”。1942年,新加坡“冈字9420部队”的成立,标志着日军的细菌部队已形成了具有一定作战能力的完整的细菌战体系和指挥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第二天,1855部队的第一分遣队强占了协和医学院,第二分遣队强占了静生生物与社会调查所,后分别改称第一课和第三课,这两处也成为侵华日军进行细菌武器研制、人体实验与解剖的场所。
731细菌部队曾将实验对象称为“模特”。而1855部队也有自己的特殊暗号,如将老鼠称为“饼”,将跳蚤称为“粟”,将用于实验的活人称为“猿”。地方志的工作人员在一张1855部队实验对象进出库表上,发现了关于“猿”的统计。
1944年夏天,1855部队在中国俘虏收容所连续3天押送过17名俘虏进行人体实验。为了防止俘虏反抗,日军为每个人带上手铐,谎称送他们去医院。被押送的俘虏立即被关进牢房里,似乎已经有所警觉的俘虏拒绝吃任何东西。日军军医强行将细菌病毒注射到他们体内,不到24个小时,17个人全部在剧烈的痛苦中死去,他们的尸体被运到第一课进行解剖。此后,又有****人手脚被绑着,嘴里被塞着东西,装在麻袋里,用卡车运到实验场所,进行人体实验,经过一个星期便死了。
1943年7月,1855部队与日军第二陆军医院的200多名候补下士官进行了半个月预防霍乱及细菌检验专门训练。据参与这次训练的长田友吉供述,一天,当他走进第二课霍乱菌培养室,看到室内有一个高2米、长1.5米、宽80厘米的培养器。正在值班的一名军医中尉指着培养器声称:“这里面培养着难以计数的霍乱菌,有了这些霍乱菌,就可以一次把全世界的人类杀光。”
北平发生鼠疫流行的消息。据报道,截止到10月底,全北平市共发现霍乱患者2136人,死亡1872人,路倒死亡92人。
所查看的史料证实,北平自1939年以来就未曾发生过霍乱传染病。受日军操控的北京地区防疫委员会却在1943年上半年就抛出了一份《霍乱预防实施计划》,制定了霍乱预防宣传、人员培训以及霍乱发生后的检疫、隔离、消毒、交通限制等一系列措施。5个月后才发生的霍乱,日伪机构难道有未卜先知的本事?资料同样显示,在北平发生霍乱的时候,1855部队参与了鲁西地区撒布霍乱菌的行动,西村英二是指挥者之一。显然,北平的霍乱流行是1855部队的预谋,他们在北平的井水里撒布了霍乱菌,用全北平的中国人做他们的细菌实验。
李明派出大批人员调查日军罪证,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1942年日本联合微生物学会会员合影,在座均为日本细菌学研究者。前排两名军人中,左为石井四郎,右为北野政次。第三排左起第二人为南京1644部队部队长增田知贞。
[ 转自铁血社区
et/post_5788224_1.html/ ]
细菌武器(亦称生物武器)是一种大规模的杀伤破坏性武器,其作战原理是利用生物制剂的致病特性。对于这种违反起码的人道主义原则的武器,世界各国早在1925年的《关于禁用毒气或类似毒气及细菌方法协定书》上签字,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而日本当时就拒绝参加,并且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组织力量广泛搜集细菌战的情报和制造细菌,实施其细菌武器研制并用于侵略的设想,因为他们认为细菌武器是小国对付大国有效的“核武器”。
1932年,根据天皇的饬令,日本军部组建了最初的细菌武器研究机构“细菌研究班”,对外称“防疫研究室”。随着侵略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的细菌战活动也更加疯狂。1936年,在日军所占领的哈尔滨、长春成立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100部队。此后,日军又在北京成立了“甲字1855部队”,在南京成立了“荣字1644部队”,在广州建立了“波字8604部队”。1942年,新加坡“冈字9420部队”的成立,标志着日军的细菌部队已形成了具有一定作战能力的完整的细菌战体系和指挥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