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哥曼德 特种部队-第2/3页

加入书签
    7月14日,“哥曼德”实施了第二次袭击战斗行动。目标是位于法国瑟堡以西、英吉利海峡内的格恩济岛。这次袭击行动得到了上级情报部门的大力支持。英国间谍事先获悉,有大约470名德军已被空运到该岛执行守岛任务,岛上一些防御措施还不太完善。参加过第一次袭击行动的指挥官托德少校,这次又受命于指挥第11独立中队及第3“哥曼德”部队的一个分队,在14日的夜晚分别乘坐2艘旧式驱逐舰,驶向英吉利海峡的格恩济岛。当快要接近该岛的时候,袭击部队又换乘5只救护艇,多路向格恩济岛进发。为了防止救护艇的发动机声被岛上德军听到,暴露袭击行动企图,配合行动的英国空军侦察机故意发出隆隆的响声,在格恩济岛上空盘旋。担任佯攻支援的分队,分别对塞纳湾和瑟堡半岛采取了行动,全力保障袭击部队的行动。特种突袭部队隐蔽地实施登陆,轻松地夺取并控制了格思济岛,战斗中“哥曼德”没有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也几乎没有付出流血的代价。这是组建以来,“哥曼德”第一次成功而不流血的行动。

    英国特种部队战区高空伞降军犬虽然这次袭击行动的战果不大,但在当时英军在欧洲战场连连受挫,被迫从敦刻尔克撤退不到一个月的的局势下,就向德军发起反击,无疑鼓舞了英军的士气,也受到英国国民的赞扬。

    逻弗敦群岛

    1941年3月,“哥曼德”第3、第4部队成功地偷袭了挪威西北方向的逻弗敦群岛,俘虏德军士兵216名,抓获60名纳粹党员,击沉11艘德国舰艇,炸毁岛上德军用于制造甘油(制造**的原料)的鱼油加工厂。而袭击部队损失甚微,只有一名军官因装在裤袋里的手枪走火而死亡。此次袭击行动战果巨大。

    “哥曼德”除了组织较大规模的袭击作战外,有时也派遣少量人员进入德军战领区实施骚扰和破坏。1942年4月11日晚,蒙代奈罗上尉和1名士兵,渡过卡努河,深入法国北部的布任港,炸毁了德军的油船。同年9月2日晚,一支人数很少的部队,在英吉利诲峡袭击了德军的长斯兹灯塔,俘虏了19名德军士兵。

    红色恶魔

    英国特种部队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军并没有空降部队。战争初期德国伞兵和空运部队的频繁活动,刺激了英国决定必须拥有一支空降突击力量。于是,英军相继组建了一批空降“哥曼德”部队。这支部队官兵头戴红色贝雷帽,臂佩“皇冠和月桂叶”的徽标,手持汤姆逊轻机枪,经常从空中渗入德军后方,对港口、机场、仓库和交通线等重要目标展开不间断地破袭,沉重地打击了德军,被德军称为“红色恶魔”。

    “哥曼德”的一系列突袭行动振奋了英军抗击纳粹德国士气,把战争魔鬼希特勒搞得神经紧张,哥曼德”深入敌后偷袭破坏,立下了赫赫战功,使德军寝食不宁。哥曼德部队经常从空中渗入德军后方,对港口、机场、仓库和交通线等重要目标展开不间断地破袭,沉重地打击了德军,被德军称为“红色恶魔”。气得发狂的希特勒曾下达第46号令——对英**队的“袭击破坏部队”,不管是否是穿制服,不管是否有武装,一定要“斩尽杀绝”。

    哥曼德”深入敌后偷袭破坏,立下了赫赫战功,使德军寝食不宁。哥曼德部队经常从空中渗入德军后方,对港口、机场、仓库和交通线等重要目标展开不间断地破袭,沉重地打击了德军,被德军称为“红色恶魔”。气得发狂的希特勒曾下达第46号令——对英**队的“袭击破坏部队”,不管是否是穿制服,不管是否有武装,一定要“斩尽杀绝”。

    意大利特种部队第一,在战前和战争初始阶段就使用特种部队。这一点在马岛战争、海湾战争中表现地尤为突出。特种部队规模小、调动快,往往能在最短时间里对战争和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出反应。英军一般在战事之初就将特种部队派往敌后,侦察前沿阵地情况,搜集目标资料,破坏敌军重要设施,通过袭扰和佯攻吸引、牵制敌方力量,为大部队进攻起到先导和配合作用。当主力部队地面进攻正式展开后,特种部队一般就不再承担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