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潭变 二-第2/2页

加入书签
  “应该是类似空腔那种现象作祟。”希茨菲尔推测,“也就是地下出水的通道过于蜿蜒,在某些拐角处会产生空气影响运输效率,当这种效率再被外界因素压缩的时候通道就会暂时堵死,直到里面的空气受外部压力被往前推,整个运水通道才会重新运作。”

  一番话说的雷蒙一头雾水,他完全没想过还有这种可能。

  “这里的水是从哪来的?”希茨菲尔问他。

  雷蒙还是不明所以,呆在原地没有回答。

  “这附近所有的水源,它们的水是从哪来的?”希茨菲尔只能修改描述。

  “双神峰。”这次雷蒙理解了,抬手指指山峰的方向,“双神峰的积雪融化下来……要是这些水真有源头,应该只有这个可能。”

  讨论了一会没有头绪,随着气温越来越低,他们分头休息去了。

  这种冬天要在野外过夜难度很大,如何保温是大难题,这里雷蒙的解决方案是“活埋”。

  他把刚才那几堆篝火挪开,深挖土层制造浅坑,人躺在进去然后铺上滚热的干土,再加上风挡,温暖可以维持将近两个小时。

  听起来很短,但在野外能有两个小时的舒适睡眠已经很不得了了。雷蒙命令阿什莉和阿里轮番守夜,他自己先躺到坑里呼呼大睡。

  相比之下,希茨菲尔这边显得干净一些:胡桃找了烧热的炭灰铺在茅屋地上,上面盖上几件衣服,蜷缩在里面暖烘烘的,几乎叫人忘却外面还是酷寒严冬。

  希茨菲尔挺高兴——骑士们可能不在乎被灰土弄脏衣服,毕竟怎么看都是“活下来”更重要;而她——她非常赞成这种态度,如有必要她不介意牺牲这身衣服,但若还有别的办法她也不会傻了不选。

  她是不需要睡觉,但她需要有个空间继续看书。

  胡桃说她不怕冷坚持要在外面警戒,希茨菲尔劝不过她也就不管了,缩到茅屋里给最怕冷的脚盖上外套,点燃一支白蜡烛。

  这东西说是茅屋,实际上就是个用树枝、杂草、泥灰糊起来的圆锥形草堆,里面空间还是比较小的,她得把腿收起来才躺得下。

  小心等了几滴蜡油,把蜡烛在土层固定,希茨菲尔翻开书,找到一枚长叶书签,开始就着火光继续阅读。

  [注释⑩:迪斯玛特克的时间海研究]

  “又是你。”希茨菲尔记得这个名字,这个叫迪斯玛特克的学者坚持认为“时间海”真的存在,认为它就是尼摩人神话里描述的“母河”,也是很多原始部落的共同崇拜。

  [《南海游记》乍一看只是一本普通的冒险日记,甚至在很多地方记述模糊,算不上是个中良品,但是它在历险过程中所提及的几点‘现象’非常值得人们关注,其中更是以‘母河’为最,这就是为什么它能吸引如此多的后人学者前赴后继的去探索证明。]

  [我也一样,我正是被‘母河’启发才想起来我所破译的一份文献,那里面描述的怪像意味着什么,那是时间和空间层面的扭曲,是神秘在世间的最后残留。]

  [但遗憾的是我们都没法真正证明,我所身处的时代神话似乎已消失了,尽管很多文献都描述过那个时代的波澜壮阔,但每日款待我们这些人的不过是最平淡不过的,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的生活。]

  [这太让人难以忍受……我个人坚信母河的存在,所以我一定要想办法证明《南海游记》不是谎言。]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