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收获-第2/3页

加入书签
    陈道听闻,如今每日早朝上都有数次进谏,以求当今圣上元璟帝打消这个想法,而礼部尚书黄清则应和上意,大力推动此事的进展。

    在这之中究竟会有怎样的明争暗斗?

    陈道不清楚,也不想清楚。

    如今的他可不想惹事。

    一连几日,陈道都过着替人抄书的平凡日子,虽然平凡,但不意味着陈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事实上,推演过武夫英灵的他更加看重种种大街小巷里的小道消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多少江湖中人就是因为对小道消息听而不信,最后才阴沟里翻船。

    如今的京城,似乎陷入到暴风雨前的平静之中。

    元璟帝似是铁了心地要让庄皇帝入太庙,为此他刻意打压朝中反对的官员,而礼部尚书黄清因此饱受重用,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而自己的师兄,不久前才中举人的刘启元,据说被科举时的考官引荐,多次登上了黄府做客,想必已经得到了黄清的看重。

    这黄清,曾经黜落过宋黎,而刘启元不会不知道,但他仍旧与之亲近,此番举动不仅是为了高攀,更是因为与宋黎不对付。

    “真可谓蛇鼠一窝。”

    陈道私下感慨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今刘启元自以为高攀上黄清,前途大放光明。

    可这些日子来,陈道行走于大街小巷中,于市井处收集到不少关于追封庙号的传闻,在整理与梳理之后,他得出一个结论。

    这一次,元璟帝要将庄皇帝迁入太庙,很可能会无功而返。

    原因无他,得入太庙者,要符合祖有功、宗有德。

    如今太庙已满,九位入主太庙的皇帝里,其中八位都对大齐社稷立有不世之功。

    仅剩的一位是显宗皇帝,其在位时期国无大灾、四海承平,乃一代守成之主,看上去似乎可以将其祧出,让庄皇帝入太庙。

    但问题偏偏在于,元璟帝是肃宗一脉,如今此脉子孙凋敝、势单力薄,而显宗一脉却开枝散叶,家族兴旺。

    而元璟帝登基多年,膝下仍然无子,若是百年之后亦是如此的话,估计皇位就落在了显宗一脉的头上。

    在那时,即便元璟帝将庄皇帝迁入太庙之中,等到显宗一脉登基时,势必又要将庄皇帝给祧出去,让显宗重入太庙。

    这迁入又祧出…不是在折腾老皇帝的在天之灵吗?

    不仅折腾,更给祖宗丢份!

    与其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迁入太庙。

    身为局外人的陈道将这些事情看得很清,但局内人便不一定了。

    听恩师说,刘启元如今的排场很大,其母亲六十大寿那日,周围几条街巷都系满了红缎子,他宴请各路宾客,其中不乏翰林院的大儒,甚至连礼部尚书黄清派人送去了贺帖。

    毫无疑问,这些天的刘启元可谓春风得意。

    “刘启元啊、刘启元…”

    陈道走在街巷里,看着刘府的仆役们解开街巷上系着的红缎子,不禁在心里感叹道。

    而追封庙号之事一旦无疾而终...

    为此事效犬马之劳的黄清会落得怎样的结果呢?

    怕是要吃多少、吐多少,若是更差一点…那么到时候,谁都不好说了。

    而城门失火,终有一朝会殃及池鱼。

    刘启元作为黄府的池鱼,因翰林院修纂的引荐而受黄清所重视,如今更是到处张扬他与礼部尚书的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