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对谁有愧?-第2/3页

加入书签
    自己早已踏足五品有一段时日,只是因为这一口恶气不能出,念头不通达,才始终没有突破瓶颈。

    但现在,李尚与大蛇尽数殒命,四品已经触手可及,要不来多久,自己就将突破四品,超越前世的境界。

    【陈道报了前世之仇后,意识到不能继续在南州城久留,否则必会迎来司天监的注意。】

    【于是,陈道不再隐瞒身份,向司空靖摊牌,并将大蛇走江之事告知,后者虽然面露惊讶,但在多日的相处以来,也隐隐猜到了陈道的身份。】

    【如今司空靖仍在犹豫,始终无法做出决断,让陈道等候五日再给出最后的答复。】

    【陈道犹豫之后,在多日的相处之下,他也确认了司空靖并非那等告密的小人,便应承下来,答应等候五日。】

    【大蛇走江给南州城带来持续的洪涝,上万百姓流离失所,变作流民,冲击南州城。】

    【司空靖意欲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却受到当地州官百般阻挠,言称粮食只能供给东军士卒。】

    【东军此前征收的粮草早已堆积如山,此地的州官和城内大小兵头个个中饱私囊,城外的百姓却饥不择食,剥树皮、挖草根,甚至易子而食。】

    【司空靖为之骇然,面目呆滞,他曾经苦读圣贤诗书,效忠辽廷剿灭义军如今却看见人将人当猪肉一样吃下去。】

    【司空靖在家中静坐了一天一夜,而后,他遣人将一封书信送到城内的客栈之中。】

    【不久后,陈道提着州官的头颅上门拜访。】

    【翌日,司空靖留下书信一封,随陈道而去。】

    【书案上,州官的头颅压着一本冰冷的圣贤书,头颅尚且温热。】

    【如今司空靖已然决心摒弃辽廷,州官的头颅也算是他交下了投名状,至此以后,他再无回去效忠耶律林山的可能。】

    【只是去往义军齐聚之地的路途之上,司空靖常常愁眉不展。】

    【陈道见此,出声询问其中缘由。】

    【是夜,陈道与司空靖促膝长谈。】

    【司空靖告知陈道,即便如今他已经投奔大梁,但仍然不能忘却耶律林山的知遇之恩。辽廷上,中原的士子饱受打压,即便他是新科进士,也常常受人冷落,是耶律国公赏识他,招他做幕僚,才有今日的成就。】

    司空靖是个典型的读书人,在朝廷中怀才不遇,幸得遇上耶律林山才得以重用,自然无法忘怀后者的知遇之恩。

    他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仰赖于耶律林山的恩情。

    如今一朝背叛,司空靖心中愧疚不已,为此郁郁寡欢。

    陈道知道这个心结不解,司空靖便无法在义军中发挥自己的才能。

    而多年的科考,也让自己更加看得清读书人的心境。

    读书人读的不仅仅是圣贤书,更是书里的心怀天下、黎民百姓。

    陈道看穿了司空靖的心境,缓缓道:

    “司空兄,南州城内,耶律林山治下的东军又是怎样的面目?”

    司空靖怔了怔,东军在南州城中的一举一动他全都看在眼里。

    不仅仅是南州城,在那些被攻破的义军城镇,他也多次看到东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司空靖叹息一生道:

    “陈兄,我自然知道东军是怎样一副面目,可一码归一码,我终究是辜负了耶律国公的信任,我愧对于他的赏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