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寻踪探秘

加入书签


    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

    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

    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他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

    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职责!

    他哪里敢懈怠分毫。

    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治水。

    大禹洒泪和自己恩爱的妻子告别,踏了征程。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大禹的治水之心感动了九天玄女,玄女娘娘也不忍天下苍生被水患涂炭,便将神卷、神玉和息壤传给了大禹,并教会他融合宝物的秘法。

    大禹使用五曜神珠找到了华夏的总龙脉和九条主龙脉,并将龙脉一一的唤醒。

    在治理水患的过程,大禹将天下分为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大禹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华夏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

    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荒地变成肥沃的土地。

    然后他治理山。

    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

    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大禹治水讲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黄河游的龙门山是如此。

    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

    大禹察看了地形,觉得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但是诺大一个龙门山又如何凿开?

    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将水引了过去。

    因为龙门太高了,许多逆水而的鱼到了这里,游不过去了。

    许多鱼拼命地往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是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

    据说只要能跳过龙门,鱼会变成一条龙在空飞舞。

    脑海想着大禹治水的故事,不多时,司机将李响送到了火车站。

    付了车费下车,排队安检进站的时候李响心大胆的猜想道:“秘卷会不会是神卷,而那个阴阳灵玉是神玉?还有,之前场景出现的那个村子,在远古时代会不会是大禹的故乡?”

    李响自己都觉得这个猜测有些无厘头,如果那个村子真是大禹的故乡,那为何场景出现的是近代的事情,而不是远古时代的事情?

    对于一个好心很重的人来说,这些让人想不明白的问题实在是让人头疼。

    不对!

    李响突然明悟了什么。

    吴起妻子墓,秘卷还有阴阳灵玉,都是在同一个地方,这绝对是一种暗示,想要找到答案,只能在这里。

    李响离开排队的人群,离开火车站,然后找了一个人少的小巷钻了进去。

    寻了一个无人的所在坐下,李响将秘卷从身取出来放在膝盖,然后又从身取出一张符箓开始折叠起来。

    很快,一只符箓纸鹤在李响的手成形。

    紧接着,李响咬破自己的左手食指,看着血珠从食指冒出,分别在符箓纸鹤和秘卷点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