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九章 感觉总有人盯着-第2/2页

加入书签
    直到一千多年后,一个全新的国家建立,终于实现了“西线连通江淮”的梦想。

    淮河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大陆的南北分界线,其源头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最后一站流向洪泽湖。

    原本淮河是拥有属于自己的出海口的,但因为黄河多次泛滥改道,大量泥沙涌入淮河,造成原出海口淤积堵塞,同时淮河也能流向黄河入海,慢慢的,淮河便没了自己的出海口。

    同时,淮河流速和流量不如长江黄河,偏偏流域覆盖地区十分广泛,其覆盖区域小船往来络绎不绝,水路商业十分发达。

    要问神州大地一千多年来最金贵的商业水系是哪一条,那得到的回答必定是淮河无疑。

    这也是历代皇帝都想治理好的一条河流。

    当然,如果某位司法参军大人想在一千年前建立一座商业帝国,最优选也必定是淮河无疑。

    在淮河经商,商船的吨位不需要太大,相对应的,这里的个体户比较长江黄河来说要多得多。

    正如丁谓图册所述,这里光是大大小小的船帮就有几百个,建造中小型船只的船坞遍地都是。

    唯一的问题在于,目前只通过图册,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来展开具体业务。

    对于这个问题,柳铭章有些一筹莫展。

    毕竟这本图册上只标注了各大帮会水路运输的覆盖范围,唯独缺乏地域特产商品的介绍。

    想要建立商业帝国的话,保守来说,他还需要把全国各地的特产在不同地区的价格收集起来才行,没做完这份功课前他的计划是无法实施的。

    若是闭着眼睛去想,如果得到了一州或者一府官身,那他可以冒着被弹劾的风险暗中插手国家的盐、茶、铁、米等业务。

    但是,那些地方的蛋糕早已被国朝上上下下瓜分干净,虽然业务极其稳定,但收入也低的可怜,根本无法做到一夜暴富。

    自古以来,有钱人的钱总是很难赚的,一个穷人想挣有钱人的钱,不留下几条命是不行的,这一点他不得不承认。

    如果有什么路子是不想把命留下还能一夜暴富的话,他能想到的,恐怕只剩下最后一种,那便是:

    “煤矿。”

    煤在古代也叫作“石涅”。

    早在西汉时期,人们就已经懂得利用煤来充当燃料,只不过大量开采需要等到元明时期。

    即便一千年后,随便一个煤老板拿到煤矿批文都能一夜暴富,更别说是古代了。

    所以,要是能在北宋大量开采煤矿,他无法想象当一个个蜂窝煤卖到各国有钱人手中究竟能赚到多少钱,反正他是算不出来。

    另外有了煤的加持,军队就具备了寒冬行军的条件,或许还将成为灭夏之战是否成功的关键。

    “我呸!”这时,柳铭章啐了一口,自言自语道:

    “放着几千亿吨的露天煤不挖,跑去研究什么玻璃和香皂?也不知道我当初是咋想的……”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