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第4/5页

加入书签
    “洪武在位多年,经营着京都官场乃至整个大夏官场二十余载,梁大人在尚书苑数日凑不到的粮,洪武不到两天就将粮食筹集送出了京都。由此可见此人的影响力在京都还是可见一斑的。还有在其被罢期间,闭门不出就连洪党的人员也沉寂不语,可见此人被罢的消息是迅速传遍京都乃至大夏各地的,但是这些人却没有替这位说半句话,或许洪武被罢时就将消息自己放了出去,以此来安定众人。否则我决不相信一个在京都一呼百应的人被罢后整个京都都没有一丝反响。想来这位洪大人不死,大夏官场就永无青天之日了。陛下心软,不想寒了天下当官的心,不忍对洪武下手,只陛下给了他台阶,未见得他就会顺着陛下的台阶下来。”

    隆庆帝听钱文升说完,问道:“你觉得现在是时候了?”

    “是时候准备了。”钱文升说道:“此次军饷运到军中,相信镇北侯定会一举打败北阳,所以微臣觉得,是时候准备了。”

    隆庆帝朝梁茂卿问道:“梁爱卿觉得呢?”

    梁茂卿没想过这个问题,倒洪的局势越来越倾向一边,只是梁茂卿向来不站党派一心办事,但是隆庆帝问他,他总要说些什么的。他这次入宫,只是奇怪这九张椅子的事,而不是洪武的事。

    “陛下觉得,倒洪之后谁能胜任尚书令这个位置?”梁茂卿反而去问隆庆帝。

    这才是隆庆帝真正的目的,倒洪的事对他来说不急,急得事倒洪之后,三省六部这九个官职要让谁来做合适,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倒了洪武之后,莫说京都,就连整个大夏都要动荡不安。洪武一倒,尚书省就不能空着,就算尚书令的位置能空着,尚书苑的事也要有人去办才行,梁茂卿不行,坐了几天这个位置,不出什么事还好,出了大事就坐不住了。黄门春有这个能力,但是毕竟人太老了,干不来几年又要换人,得不偿失的事隆庆帝就没有必要去考虑。还有六部的官员,也要换,且是要大换血。户部、吏部、礼部是着重的三部,洪党根深蒂固既然倒洪那边要彻底,绝不能让余党存活,更不会留给他们一丝希望。工部新上任的林中良,事情办的不错,此时还在京都之中为岭南两县灾民凑着过冬的物资,说来也是可笑,镇北侯那便几十万军队的军饷不到两日洪武就筹集送出去城去了林中良这边还不到一半。兵部尚书唐青山被隆庆帝深夜召见,隆庆帝也说了此人是武信侯李淳忠要用的人,此时或许不知在暗处办着什么事呢。刑部这边,就更不用说了,陛下担心的主要还是洪武这些年来在户部、吏部、礼部安插的这些人到底要怎么处理才能不引起恐慌。

    “你俩觉得谁能胜任?”隆庆帝说道,目光不离二人。

    若说谁最合适,除了黄门春就没有别人,这么简单的事隆庆帝就不会问二人,想来黄门春不在陛下考虑的范围内。二人在心里想到,思来想去实在想不到还有谁能谁能胜任这个位置。

    二人想了一会,满朝上下实在是无人能担此大任,遂道:“还请陛下明示。”

    “不满两位爱卿,朕考虑过黄门春,只是黄老年迈,也做不久这个位置,年初开春黄老回乡时朕曾问过他,再回京都时可否更上一层,黄老也说了年老体衰,难以再上一步。朕便不勉强他了,现在想来除了他,朕确实还有人选,只是想来,此人年少气盛恐难以服众便想问问两位,有何意见。”

    “何人?”二人问道。

    “李家的大公子,大夏的文信侯。”隆庆帝笑道。

    二人一惊,四目相对,梁茂卿急道:“陛下,文信侯年少气盛不足为虑。只是侯爷一家手握大夏军队,若再将大夏的财政交给文信侯,李家岂不是左手握着大夏的兵权右手握着大夏的财政?养虎为患啊陛下啊!”梁茂卿颤颤巍巍地椅子上站起来,缓缓跪了下去。钱文升见状,亦是叩首道:“陛下三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