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第3/5页

加入书签
    中饱私囊之辈,必无仁义忠勇之心。

    陈宏瑞与郭昶坤想不到是萧瑟问话,二人属实一愣。这些年来,沿海四省缺少的粮食,上上下下每年十几万的,这十几年的时间,数不清的粮食钱财,都在沿海四省消失不见,还有更多无辜的人丧命在这些事件中。

    “回二皇子,我大夏除去边关将士,大夏铁骑归在武信侯旗下,其余地方官兵,与守关士兵,均是兵部旗下所管,您问的这些事我二人也不知晓,只是殿下问道了,罪员只能说些实情。从隆庆十八年起,两广运来闽浙的粮走的是水路,沿海而行,走琼州经厦门到台州,然后上岸走陆路经丽水、金华到景德,再到南昌。然后再从南昌将粮食运到常平长宁两县,所走之路跨越整个岭南之地,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非一般商行能做得到。中间还有数十个关卡与城邑,一路畅通无阻,大夏直道成了那些人中饱私囊的道路。罪员所知,仅此而已,希望对殿下有所帮助。”陈宏瑞低头不语,李子风问道郭昶坤:“郭大人有知晓些什么?”

    “罪员一直被下属蒙蔽,所知甚少。只是如今想来,合浦郡每年粮仓资料都有修改或删减,想必也是这些人的手笔。”郭昶坤缺粮的事若非萧瑟查到两广,想必他这个封疆大吏到死也被蒙在鼓里。但是自从那晚萧瑟悄悄见过他后,他整理资料的同时,发现那些资料都有修改删减的痕迹。

    “修改删减账簿?这些年在户部这些猫腻,不算什么了。”李子风道。其实这早不是什么秘密了,户部是洪武的户部,大夏百官上下皆知。

    “兵部尚书是唐青山,与武信侯一直不来往,陈大人想清楚了?”萧瑟问道。陈宏瑞说的事关乎到兵部,兵部尚书唐青山,月前押着粮饷去了北边,此时若是牵扯到他的话,也只能等他回京才能查下去。

    “罪员不敢说谎。”陈宏瑞言道。

    “死了个工部尚书,来了个兵部尚书。我大夏的三省六部,今年这个年不好过了啊。”萧瑟皱眉道。前任工部尚书何茂文死在南下回京路上,如今事情牵扯道兵部,而兵部尚书唐青山又正好押着粮饷在外,李子风与萧瑟想及此处,不禁一惊,猛地四目相对。

    “二殿下说工部尚书何茂文死了?”郭昶坤惊道,萧瑟点了点头,道:“嗯,死了,死在你俩前面。若非我当日着北镇抚司的人押着你们俩进京,恐怕你俩就死在他前面了,至今还未查到些蛛丝马迹。”

    “死了......死了。死的好啊!”郭昶坤激动道,萧瑟急问道:“为何这样说?”

    “陈兄是才说那些粮是从两广琼州运出去的,而前一年,我记得就是此人,工部何茂文从京都来,说要巡查沿海四省的各个港口码头的路线,如今想来就是为了这些粮了。同年,两广沿海码头的官兵,死了四百余人,罪员废寝忘食,查了三月毫无头绪,今日想清楚,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郭昶坤两眼泛着泪花。

    “四百余人?为何没有上报?”李子风问道。

    郭昶坤苦笑一声,道:“隆庆十七年,倭寇来犯,沿海四百余守卫命丧在倭寇之手,小侯爷,有些将士不是死在战场敌人的长矛之下,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暗箭之下啊!”

    “所以你二人可知道这趟二皇子保你们是花了多大的心思了吧?从沿海四省着锦衣卫护送你二人进京,关押在诏狱之中,完全是为了保全你二人。日后有所往,你二人可想清楚了,那些人会不会保你二人?”李子风说道,此二人事关重大,洪武梁茂卿黄门春之后,此二人足以担当大任,若非如此,陛下也不会任由此二人在诏狱之中那么久,说白了也是保二人。

    陈宏瑞与郭昶坤如何不知如今的形势?陛下与那些人,迟早有一天会撕破这层纸,这次是沿海四省与岭南两县的事,下次无非就是陕、甘、宁、川之地了。“罪员原为殿下弓马前卒。”二人朝萧瑟大礼道。萧瑟急将二人扶起,言道:“二位不必多礼。太子昏聩,洪武结党营私,致使满朝文武欺上瞒下,朝野民不聊生。沿海之地,今日只是一个前奏,大夏一十一省,仅沿海四省之地就有如此之沉重的代价,为了中饱私囊,至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萧瑟恳请两位屈身,在我府上做个幕僚,为江南之地的百姓谋个福祉,还江南一个公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