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祥最后决定亲自将阿姨和儿子一起送回大田坝。
因为他老娘说得没错啊。
他们确实是很忙,忙得十天半个月的见不到一下儿子。
以前丈母娘还在思语的身边,现在外婆有疾,身为闺女的她得回去敬孝。
顾得了老的就顾不上小的了。
再则,带外孙好像真不是丈母娘的责任。
阿祥记得小时候自家外婆就说过,憨外婆带外孙,带得憨扎劲儿。
叶总回到大田坝,就告诉家里人两件事。
一件就是告诉老爷子找到了肖小五先烈的亲人。
他有侄孙子二三十人。
“他们家人怎么样?有没有需要帮衬的?”
高老爷子道:“如果有,你就去取我的退休金,力所能及的帮衬一把。”
“祖祖,咱们还真不用帮他们。”
叶总原本是不打算说的。
不过老爷子重情义,还是讲一讲肖家那些侄孙媳妇的丑陋嘴脸吧。
只是并没有说保护了他,他的后代子孙享福这种话。
说起来,高老爷子也是一生戎马,并没有娶妻生子,这话说出来就当是在他伤口撒盐。
叶总挑着能说的说了,不能说的就隐瞒了。
饶是如此,也将那几个女人的丑陋的一面说了个一清二楚。
“高经理一家生怕我走不掉了呢。”叶佳荣笑道:“我其实也觉得没啥,如果说他们家人真有什么需要帮衬的,帮外人我都能帮,帮帮他们也未必不可以。但是,他们要打着先烈的旗号道德绑架,我是一分钱都不会给的。”
“哎,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那就算了吧。”
高老爷子叹息一声:“我的退休金应该还有钱吧,大妹,你去取十万,送到肖小五家乡的学校去,捐给学校,专门帮助那些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好孩子。”
“好的,祖祖,这事儿我会办的。”
老爷子的退休金年年涨。
再加上高家大院这几年收益还不错,叶总也将这笔收益单独放的,就是为了老爷子有时候要做点什么事情用。
十万块,小事儿一桩。
至于自己帮了肖元洪一家的事儿,叶总也没有讲。
她这些年帮的人不少,多一个肖元洪也没啥。
不过,既然要捐给肖小五先烈家乡的小学,叶总肯定是要做点文章的。
至少,要让那里的人记住有这么一个革命先烈早年牺牲在了抗日战争的战场上,牺牲时他才十九岁。
叶总和高老爷子商量,在学校成立一个爱心基金会,就以肖小五的名字命名。
为了这件事,叶总又熬了两晚上的夜。
还特意请教了杨智。
力图办得圆满一些。
杨智给了一些专业的建议。
就是不止成绩好的孩子,还有那些品德好的孩子懂事的孩子也应该得到表扬。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云紫飞成立这个基金会的初衷就是要让人记住肖小五这个革命前辈。
所以每年奖励的范围可以广一些。
拿着计划书,叶总让高经理再陪着自己回了一趟他的家乡。
“叶总,您们真是太好了。”
高经理的家乡小学叫肖家河中心小学。
“我读书那会儿还是一个完小,小学初中都是在这里读的。之后村小慢慢减少,初中分出去单独建校了,现在就只是小学校了。”
“我问过一个当小学老师的同学,姓陈,她说现在学校六个年级只有十个班,有三个年级的学生有五十多个,分两个班又太少了,一个班又太挤了。”
“城镇化进程快,稍微有点条件的家庭都将孩子送到镇上的小学去上学了,镇上有钱的就往县上送,县上有钱的往市里送,现在的教育也是卷得很。”
叶总何尝不知道这种情况呢。
只是,叶总看到这所小学的时候还是很感慨。
学校的教学楼倒是新的,课桌还是老旧的长条木桌,长条木凳,一条长凳上坐两个人。
木桌上许多的刀印笔印,三八线也很分明。
不用说,这都是“前辈”们留下的痕迹。
课桌下放书包的依然是竹篾编的栅栏,有的又是用绳子绑的,有些是用草绳,五花八门样式多得很。
孩子们的书包也是各种各样的都有,有些干净有些破破烂烂的。
叶总看着这些简直就是光辉历史心里好笑又有些酸楚。
“这所学校的教学楼三年前就成了危楼,上面拔了款重新修了教学楼,但是其他的经费就不足了,所以课桌椅都还是用的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