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场戏,天已落黑,三人在那热情妇人的引路下,来到了城西一间小小客栈内。
原来妇人便是这客栈的老板娘何姨,她独自一人经营着这间六家客栈。
路南柯询问为何取名六家,何姨指着这栋小小客栈的六间客房,三人便明了了。
何姨举炊,三人则坐在客栈大堂,品茶散聊。
路南柯从包袱里掏出一本册子,又去寻何姨找来了笔墨。
黄册上几个醒目大字引起了王俊逸的注意。
王俊逸将脑袋凑了过来,盈着那双清亮眸子,波光微动,“为什么叫《秘事记闻》啊?诶?旁边还有几个小篆,写的什么?”
路南柯正过册子,让他看个清楚,“因为是秘密啊。”
“哦,私人札记,不准翻看。”王俊逸展颜一笑,逗趣道:“这么写,别人会更想看的。”
路南柯皱着眉头,“谁会那么不要脸啊。”
“我啊!”王俊逸哈哈一乐,姜东离也跟着偷偷熙笑。
头一次见到王俊逸坏坏的模样,路南柯鄙视的“切”了一声,嘴角却挂着甜甜的微笑。
看起来沉默规矩的一人,竟也有这么顽皮的一面,是个有趣的人啊。
路南柯认真在一旁奋笔疾书,王俊逸敛起目光,并未偷看,只是待路南柯停笔,他才忍不住问起,“你写的什么?”
路南柯大大方方将那本《秘事记闻》展开递给他,“就是今日听到的戏曲,记录下其音调、词曲、情绪。”
王俊逸认真翻起了册子,厚厚一本册子,已经用了半本,前半本皆记录着桔古夫子传授的乐曲技巧等等,他沉下心思,用心学习。
姜东离在一旁无聊的很,随口问起:“路……小师姑,你最喜欢哪首乐曲?”
路南柯仔细搜寻着自己熟知的乐曲,应道:“《广陵止息》。”
“我也喜欢。”一旁仍在低头看着札记的王俊逸,划然兴奋地插了这么一句。
姜东离则给出了不同的看法,“这首曲子满了慷慨激烈的情绪,与琴“清微淡远”之特征大相异趣,失了玉琴静心之音,未免起了反作用,倒叫人生起激愤之情。”
“我不这么看。”路南柯摇着头,放下茶杯,认真辩谈道:
“既是乐器,演奏的乐音必定会有多面性,为何偏要将其固定在条条框框之内?
那岂不是如同威严顽固的父母在儿女身上施加桎梏,非要叫人沿着自己所规定的路去走完一生,让人不得释放?
荀子在《乐论》中谈到:‘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
琴音奏出欢愉平静的雅音,可触发人心积极情感的释放,让人心境豁达舒畅,
而人心为悲伤、难过、愤怒等消极情绪所控之时,听到与心境相同的乐曲,似乎会让心头郁闷加重,实则鉴赏乐音之时,蕴积心底的苦涩亦可得到宣泄疏导,情绪反而会得到缓和,趋于平静。
这便是乐音的另一妙用,诱发、疏导与净化。
故此,不论琴音所奏的是平静或激愤、是欢喜或愁绪的乐曲,只如对症下药一般,因人而异罢了。”
王俊逸对她的独见之明颇为赞赏,他笑微微道:“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嘛。”
姜东离点头认可,继续问道:“除了这首呢,还喜欢哪首乐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