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形势(一)

加入书签


    太师停杯执樽,谈笑发问。

    余文及望去,只见上首之人容仪俊爽,神姿高彻,道气之清盈,官气之威严,在他身上竟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清之又清,紫色最贵,是为上清。

    真乃上修仙真之高华气度也!

    他搁下酒杯,腰板微挺坐直身子,缓缓摇头,道:“文及未知其详。”

    大师笑道:

    “世人皆称北海之地为‘妖魔之壤’,又称北海为‘妖魔之眼’、‘妖魔之源’,这点自是无稽之谈,然则空穴来风,自并非无因。”

    余文及缓缓点头,表示认可,面上又若有所思,道:“因又从何而来?”

    太师娓娓道:

    “昔日九州争鼎,有熊与九黎战于涿鹿之原,后九黎兵败,有熊部则定鼎中原、混元九州,此即涿鹿之战,世人皆知。”

    余文及跟吉立都是点头。

    太师继续道:

    “然而世人所知不多的是,九黎虽战败与涿鹿之野,九黎军却并未尽灭于涿鹿,而是在其首领蚩尤氏的带领下,一路北上突围至北海地界,方才被有熊追兵逐上,并最终为其剿灭,其军首蚩尤,同样殁于此役,为黄帝座下大将应龙氏亲手所诛。”

    “蚩尤氏身据巫法,有不死之身,据闻此人生来具有奇相,耳鬓如剑,头长角,此人自身本就深通巫法,后又得九黎大巫集体以大巫咒祝福,加持其身魂。”

    “遂有不死之身、无竭之力。”

    “乃为战神。”

    “应龙率众衔尾追击蚩尤,一路至于北海,后得女魃之助,以水火交攻之力,生生磨灭九黎巫咒,破了蚩尤不死之身。”

    “其时,蚩尤之血洒遍北海,这便是北海之地,至今被视为‘妖魔之壤’的真相。”

    “蚩尤身死而魂不灭,后黄帝以车裂法解蚩尤尸身,以魄牵魂,解裂其魂,又将蚩尤尸首别葬五地,一一封镇,寄以九州之地运人气缓慢消磨去各处残魂。”

    “而今北海生乱,其背后原因,恐怕就是其中一道蚩尤残魂不知为何脱困,又唤醒当年的九黎残部怨灵,共同作乱。”

    “至于其是隐藏在背后,或是直接附在袁福通等人身上,只怕唯有亲见一面,老夫才得确定断言了……”

    一席话说完,太师捋了捋油亮浓黑如墨的长须,又看向余文及,和声问道:

    “如今形势已知,师侄可有想法?”

    余文及缓缓摇头,道:“想必师叔心中已有成算,师侄智疏才浅,就不献丑了。”

    顿了顿,忽想起一事,又道:

    “只是……师侄以为,师叔身受先帝托孤之重,为托孤之臣,若久离王都,恐朝内局势有生变之虞,因此无论师叔对北海作何打算,都宜速不宜迟,当作速回打算。”

    太师捋须的动作忽一顿,上下看了看余文及一眼,轻“咦”一声,问道:

    “师侄可是知晓什么?”

    余文及摇头,又嘶声问道:“莫非朝堂局势,已然生出变化?!”

    太师轻轻一吁,骈指点了点余文及,似赞似叹道:“见微知著,师侄如此才情,汝师于信中,却从未对吾提起过也!”

    却是为余文及高度的政的敏感性、和形势洞察力而赞叹,前面的对于朝堂可能生变的判断还好说,只要对局势略有了解,不难做出类似判断,后面仅从他一句问话里,便迅速反应过来,做出朝堂形势已然生变的判断,这种敏感的洞察力,当真少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