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商乐

加入书签


    崇应鸾是个看上去大约有二十多岁的青年人,跟在崇黑虎后面,也穿一身戎装,肤色白净,颇为英武。

    也不知道这幅俊俏的样貌是随他娘,还是崇黑虎自行摸索修行,中间出了些什么岔子,把自己练出一副奇异相貌来。

    崇应鸾站立如标枪,身上有些军人般的干练气质,虽然小了几岁,但比起他堂兄崇应彪来,倒是少了几分脂粉气和奶味。

    他应声来到余文及面前,双手抱拳向前一行礼道:“应鸾见过余将军。”

    因没有修炼道术,不能算截教的人,故而他称余文及“将军”,而不是“道友”。

    余文及同样回礼,道:“见过世子。”

    崇应鸾同样是世子,只不过不是“北伯侯世子”,而是“曹州侯世子”。

    两边见过之后,北伯侯于是出声招呼着众人坐下——在他们寒暄的这么短短一会儿时间里,早有服侍的奴隶进来加安了坐席和食具酒食,并调整好了座席摆放。

    他们的动作静而无声,就像鬼魂一样无声地飘荡进来、无声工作、无声离去,如果不是余文及的眼睛捕捉到,恐怕都不知道适才这宴客厅中有人进出过。

    众人落座,北伯侯拍了拍手,很快两侧的乐师开始奏乐,所用乐器相当丰富,有编磬、编铙、虎纹特磬、五音孔埙、排箫、兽面纹大铙、骨哨、铜铃、铜鼓等。

    乐师所奏乐曲悠扬而舒缓,这是这个时代音乐的显著特征,这样缓慢的音乐,相当适合用于佐餐,就像现代一些餐厅也会播放或者现场演奏节奏舒缓悠扬的音乐。

    ……

    ……

    商人的乐舞文化,源于五帝之一的“帝喾”,“帝喾”是商人始祖“契”的生父,在一些古籍的记载中,又称他为“帝俊”。

    例如《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这是说帝喾命他的八个儿子开始创作出歌曲和舞蹈。

    《吕氏春秋·古乐》也有记载:

    “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有倕作为鼙、鼓、钟、磬、吹笒、管、埙、箎、鼗、椎、钟。”

    “帝喾乃令人抃,或鼓鼙,击钟磬,吹笒,展管篪。因令凤鸟、天翟舞之。帝喾大喜,乃以康帝德。”

    这也是在说帝喾为了祭祀用乐和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命人研制乐器、创作歌舞。

    帝喾还让乐师组建了一支盲人乐队,这是中国最早的盲人乐队。

    《册府元龟·帝王部·符瑞》记载:“帝喾高辛氏代高阳氏王天下,使瞽人拊鞞鼓、击钟磬。凤皇鼓翼而舞。”

    “瞽人”即盲人。

    《宋书》中也说:“帝喾高辛氏,生而骈齿,有圣德,代高阳氏王天下。使瞽人拊鞞鼓,击钟磬,凤凰鼓翼而舞……”等等,总之,帝喾开创了殷商乐舞文化的先河。

    帝喾的儿子契在尧、舜时期被封于商,始有商国,契下传十四世到商汤,商汤伐桀逐夏后,建立了商朝。

    商又称“殷”,殷者大也。

    殷商时期,乐舞文化更加兴盛,《礼记·郊特牲》就有记载:“殷人尚声”。

    商汤至帝辛,又历三十一世,此时的商乐已经发展到最灿烂的时候,而商乐中最著名的乐舞,则莫过于《大濩》。

    《大濩》又称《大护》,乃是商汤伐桀之后,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创制而成,是由图腾舞蹈发展而来的祭祀舞蹈。

    《墨子·三辨篇》之中有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