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肃威军-第3/3页

加入书签
    李衡自然是相信他的肃威军,更相信一起浴血而战、有着过命交情的李家军老兵。八年前,李家军莫名收到朝中中伤,他和李原不得不受命将军队重编,调往霸州。他们原本的李家军被打散,重新整编出肃威军,李原父子费了好大的精力,才让如今的肃威军战力更胜过当日李家军。现在想来,那李家军也好,这肃威军也罢,那面朔风中凛凛的军旗,是不是早就碍着一些人的眼了?

    李衡从未听说什么雄州军出兵的军报,那雄州军若真的大老远跑来打萧宾雁,才是真疯了。但吕维的话意思很明显,今日不战,他肃威军恐怕会有灭顶之灾,既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也算是成全了军旅之人最后一点尊严和使命了。

    出战之前,李衡写了一封绝笔,派最年轻的亲兵,交给李原。信中他把今日之事一一相告,并提醒父亲留心朝堂暗箭,最后,李衡在信上说:“吾辈肃威上下甘愿肝脑涂地,保家卫国,九死不悔。若有不成,实乃天意,儿亦无愧吾心。吾誓不辱肃威军旗,死又何谓!唯愧于父亲教导,子不孝,叩首。”

    李原收到李原第一封求助信时,也收到了监军北上的消息,当机立断奔赴霸州,路上随即收到了儿子的绝笔,立刻亲自率骑兵先行奔袭战场。可惜,当李老将军赶到,他远眺冰河战场,一位征战毕生的老将居然也看不明白眼前是如何惨烈,最后,他只听得李原爆发出的怒吼在烈烈风中回响,那声音与他年轻时一样气势雄浑,但更多了几分悲壮和撕心裂肺。

    吕维口中的雄州军,自然连半分影子都没见到。此时的李原还不知道,吕维本人,正悠悠哉裹着貂裘,带着一队兵马,威风凛凛地站在安全的远处,如看戏一般。

    萧宾雁虽然没有料到李衡出其不意的攻势,但她很快发现了端倪,于是迅速调整战术,投入厮杀,甚至试图撕开一条口子,深入大宋腹地。李衡亲率最后的百余人苦苦支撑,试图撑到父亲支援到来,他的命可以丢,但冰河阔地后面是最后的垭口,他决不允许萧宾雁突破最后的屏障。

    那日的天际,仿佛有一只金色的蛟龙掠过,那蛟龙劲瘦却有力,吼声悲哀却依然坚毅不退。

    隔着一层炙热而艳红的翳,李衡觉得自己看到了父亲的军旗。

    李原终于赶到了战场,并同时派出一股精锐奇袭萧宾雁的粮草营,牵扯住萧宾雁部分兵力,方才把同样代价惨重的辽军击退。这片被白雪覆盖的冰河阔地被血染红,满目惨烈,李原几乎是摔下马,他踏着冰雪与鲜血,觉得脚下滚烫,几乎站立不住。

    李衡却身受四处重伤,在混战时中箭阵亡。

    李衡是李原的独子。

    此时,吕维才悠悠哉地乘马赶到,第一件事便是吩咐手下,速速拟写一份战报,把自己的战绩大肆宣扬,并称李衡故意挑起宋辽战争,败坏宋辽两国结盟的心意。

    吕维一箭双雕,既抢了战功,自诩促成盟约达成,名利双收,又使李原父子在宋辽边境的神明一般的地位土崩瓦解,完美交代了那位大人物给自己的任务。

    而吕维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他早就得到大人物给他的消息,朝堂上主战派与主和派唇枪舌战已久,但赵慈和朝堂受困于大夏李直修,早就有意不惜代价与辽求和之意,甚至还希望北辽能给大夏的李直修送点儿压力呢,哪里敢催动宋军挑起战事。他吕维自己不过顺水推舟,在滔天大势中动一点点小心思、谋求一点小小私利罢了。

    此战之后,宋辽以惊人的迅速重新修订了盟约,大宋增加了每年的岁币和布帛,使得北境暂归平静。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