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红缨枪-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次,沈轶的错误不得不说严重。

    “家祠重地,我是不是早就告诉过你,不能到这儿玩?为什么还是来了?”周氏没有急于发火,而是想先把沈轶的想法问清楚。

    “今天门开着,我才进来的。以前我没来过。”沈轶梗着脖子。

    周氏继续说:“不错,今日门是开着,那你说刘嬷嬷他们是来做什么的?”

    沈轶看了看刘嬷嬷,又转头看了看另外两个拿着水桶抹布的小厮,不吭声了。

    “以前不论你犯了什么错误,你父亲从不罚你到家祠反省,是因为你是沈家的孩子,你父亲希望你能告知先祖的,都是令他们骄傲的事,你不是会令沈家蒙羞的人。”周氏平静却严肃地说。

    沈轶皱皱鼻子。

    “世间的规矩,最要紧的是在心里,你自己的心里。”周氏拿起沈轶的小手,放在他自己的胸口,“你所做的任何事都不是给别人看的,是非黑白,都要自己心中有数,无愧于心。你必须记住,错事不会因为无人知晓就变成对的。”

    沈轶下意识点点头。

    “所以,你今天错在哪儿了?”周氏要求沈轶自己说出来。

    但沈轶抿着小嘴,沉默不语,呼吸却急促了。

    周氏知道儿子已经意识到错了,只是拘着面子,不愿张口承认,但她依然并不打算就此打住,她看着沈轶的眼睛,引导说:“你是男儿,做男儿顶要紧的,就是责任。做人不能推诿和逃避,做事的时候要扛得住压力,做过的事不论好坏,也都能扛得起后果。”

    沈轶猛然抬头,一双眼眸因为洇着泪花而亮晶晶,他憋着一口气很大声地说:“今天家祠的门是开着,但我不该以为没人发现,就擅自溜进来,也不该乱动家祠里的红缨枪。”

    周氏鼓励地点点头,一左一右牵着两个小孩的手往外走,顺便给刘嬷嬷一个眼神,刘嬷嬷连忙招呼小厮,把那杆枪抬回去。周氏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想起玩那杆枪呢?你知道那杆枪很贵重的,连你父亲都不会轻易动它。”

    沈轶却反问道:“既然是枪,又很贵重,为什么不拿到战场上去,就那么放在架子上落尘,有什么用?”

    这话问得周氏一怔,她只好说:“那不如等你父亲回来,你好好问问他吧?”

    “可父亲什么时候回来呢?今年佛手谷的枫叶那么好看,他都没回来。”沈轶露出失落的表情。

    沈昀出门,已经半年多了。

    沈昀十几岁时曾跟着家族一位亲长出门云游,一路沿江乘船东行,见过许多异乡风情,数年未归,直到老父连续三封家信怒催,才拖拖拉拉地回了来。这次出游让他有了不同于同窗读书人的想法,自此,他热衷于踏足四方,这一路上他结交了许多朋友,至今也经常能收到这些远方朋友的来信,那些信中总有数不清的太平镇没有的故事,沈昀时常给两个儿子读这些信,沈轶觉得大概自己比父亲更盼着那些远方的消息吧。

    可从周氏初次有孕后,沈轶便有三四年没出过远门,但周氏知道,他这一颗心啊,早就跟着来回的候鸟,南北飞了无数回了。夏天时候,沈昀收到旧友来信邀请,几人结伴去往大理,周氏便也没拦着。于是沈昀一走就是半年,终于,沈昀在前几日来信,保证说年前一定回家。

    卡着年关,沈昀终于回来了太平镇。

    他清减了许多,风尘仆仆,胡子拉碴,衣衫破损,一身行头早不是出门时带的那一套了。沈辑胆小,甚至认起生来,攀着刘嬷嬷的腿,说什么也不肯上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