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调包计

加入书签


折彦质可不是危言耸听,他这个官场老油条,对南方官员的心态再熟悉不过了。

 南人来北方做官备受排挤,北人去了南方,凌驾在他们之上指手画脚,又有什么好果子吃。

 李彦仙并不是奢望与折惠儿有什么,他只知道帝王无情。

 今日对人恩宠盛极,他日,或许就恨不得将对方抽筋剥皮了。

 三盏茶过后,李彦仙拜别折彦质,出了折府。

 ……

 李宝的麾下一下子多出千余人,口粮也成了问题。

 但是说来也是巧,他每次想要驻地扎营,总会有附近的村民或者官府闻声而来,送上价值不菲的粮草。

 都说江南富庶,鱼米之乡,可这大方劲儿令他忐忑不安。

 他是个农村人,没啥见识。

 自知出身寒微,大字都不识几个,在大宋这些将官中,就是个特殊的存在,除了身边百十来个山东河南老乡,他根本没交心的人。

 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张辽看着伙头兵杀猪宰鱼,忙的热火朝天,也长了个心眼,悄悄吩咐他们检查好有没有“蒙汗药”。

 下蒙汗药是匪盗的拿手好戏。

 呼啦啦进来这么新人,不可不防。

 大帐内,李宝盯着几个沉甸甸的木箱子,暗自发呆。

 张辽进来后,来到他身边,压低声音道:“宝哥,这南方人也太富裕了!咱们的马好久没吃上的豆粨,他们竟然十几石十几石的送……”

 李宝微微侧过头来,“仔细查过吗?有没有异样?”

 张辽摇摇头,“兄弟们也都不傻,咱们那些马来之不易,吃进嘴里的东西比自己吃的都要小心。

 他们牵了黄狗来试过,没有毒。

 还有那些鱼啊肉啊的,我也都仔细看过,都很正常。”

 李宝总觉得这事蹊跷,他转身坐下来,端起海碗刚要喝水,又放了下去,“留意打来的水,还有酒。安排兄弟们,再多加一班巡逻。

 如果发现有小动作的人,记得留活口。”

 在荆湖平杨幺时,赵构给他的感觉还不错。

 虽然没有岳飞那么平易近人,但想到人家是帝王家的人,高傲些也在情理之中。

 赵构给自己的皇帝哥哥送礼,这也说得过去。

 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呢?

 夜里,李宝睡在帐中,辗转反侧,后来索性把铺盖搬到了木箱上,这才睡了过去。

 一连三日,他都是这样度过的。

 第四日傍晚,天忽然下起了大雨。

 冬雨像锋利的刀子,让马都冷的直打哆嗦,刚好路过一片荒山,山脚下有连绵不绝的天然岩穴可供避雨。

 李宝让人前往打探一番后,率部躲了进去。

 大雨滂沱,士兵们挤在一起,牙齿咯咯作响。

 张辽命人去收集些干柴,生起火来就地做饭,取暖。

 李宝谨慎地查看四周。

 这处岩穴占了半壁山体,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整体形状像个葫芦型。

 见状,他稍微放心了些。

 张辽让人把马上的木箱搬下来,靠着岩壁摆放好,上面又蒙了一层黑布。

 这时,捡拾柴火的人也陆续回来了。

 堆堆篝火点燃之后,倒吸冷气的声音渐渐小下来。士兵围在一起取暖,架起了锅具,拿出食物来等待着。

 这时,几个面相憨厚的矮个子士兵,裹着露出棉絮的棉衣走到张辽身边来。

 搓手跺脚地道:“官爷,咱们冷的很!有酒给暖暖身子不?”

 张辽一听他们带着北方口音,便问道:“几位老哥哥是哪里人?”

 为首的黑脸堂汉子,哈着手,“咱们是兴仁府来的,是不是与官爷同乡。”

 张辽眉毛飞舞,指了指坐在木箱上看地图的李宝,“巧了,咱们李将军也是兴仁府人士。你们怎么还流落到南方来了?”

 官兵都穿着统一的服装,身上的兵器虽然五花八门,但一眼就看得出。

 这陆续过来的十几个人,明显是后来加入的。

 正式收编他们还需要向兵部报备,严格来说,他们还不算朝廷士兵。

 但一路上收到的粮食足够,李宝看到不少衣衫褴褛的人加入后,默许他们跟随北上。

 李宝抬起眼皮往这边看了一眼,吩咐身边的亲卫道:“我乏了,先睡会,饭好了再喊我。”

 张辽再转过头去时,见李宝裹着兽皮躺下了,打消了与这些人长聊的念头,地上一壶老酒,看着他们千恩万谢地去了一堆篝火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