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靖元元年

加入书签


这一年,年号更为靖元元年。

 原本是一年一度的元旦大朝会,举国庆贺新年的,祭天祭祖的日子。

 新皇赵楷一破先例,以铲除“六贼”为名开启大宋新的篇章。

 就在六人接过鸩酒高呼万岁时,太上皇赵佶早已经带着李师师换乘提前备好的大船沿河南下。

 暗中追寻那船顺水而下的亲事官们见状急忙回皇宫汇报。

 消息一步步传到左子慕的耳中,他斜睨赵楷,突然有些犹豫了。

 六贼此时已毒发,污血从他们七窍中汩汩流出,百姓们群情激奋,高呼万岁。

 只有他注意到,赵楷虽冷眼旁观,但抓紧大氅的手竟微微颤抖。

 就在左子慕迟疑不决之时,赵楷目不斜视道:“子慕,汴河有何消息传来?”

 他当即不敢隐瞒,直言道:“太上皇早有准备,已经带着李师师换大船往南去了。

 官家,如今百姓正在兴头上,对此还不知情。

 如果动用三司或御林军追捕,只怕会引起骚乱。

 不如还是先由皇城司暗中相送,待他到达目的地定居下来,再做打算吧?”

 赵楷远远瞧着六人在囚车里身体抽搐,发出一声声惨叫,疲惫地叹息道:“子慕,你不会也认为我真想囚禁父皇吧?”

 左子慕咽了咽口水,低下头去,没做回答。

 但有时候,沉默便是最好的回答。

 左子慕深知,太上皇为人轻佻,生活奢靡,沉迷于享乐,他所重用之人,无一不是些谄媚之辈。

 这么多年来,赵佶有心继承父兄遗志,继续推行神宗新法。

 然而既没有改变朝廷军备松弛的现状,反而因懒政致使各处衙门官职冗余,军中官员坐吃空饷。

 六贼几乎掌握了从上之下所有的文武大权,相互之间互通有无,导致官场坠入黑暗**。

 尤其是蔡京,仰仗自己已得圣宠,对一众老臣极力打压,甚至书写碑文将三百多人刻于其上,驱逐他们的子孙出京师,不让他们做官。

 虽然在司天监谏言下,太上皇赵佶对蔡京所为颇为忌惮,对他几次罢免,可是在他南来北往中,人脉不减反增。

 如今六贼皆已伏诛,赵佶就好比被拔去爪牙的老虎,老虎逍遥离去,赵楷岂会放任不管?

 左子慕只怕他矫枉过正,背上不仁不孝的罪名。

 赵楷看到袁宝望过来,便抬手一挥,六辆囚车在被打开。

 百姓们期待已久但又不敢置信的一幕终于发生了。

 刽子手手起刀落,六人旋即石首分离。

 守在人群边缘的御林军,立起长矛,将六颗头颅插与其上,翻身跃马在人群周围跑了几圈后,分别向不同的城门跑去。

 不少胆小的官员,看着白雪中冒着热气的鲜血,吓得当场晕了过去。

 其中就有高俅和蔡攸。

 待这一场公开处刑结束,人群也逐渐散去。

 赵楷回到福宁殿时,亲事官来报,说延福宫内的诸位娘娘听闻太上皇从密道逃亡出城,纷纷叫嚷着要追随而去。

 他们不敢冲撞这些贵人,又不敢去大朝会搅扰,已在福宁殿外等了半天了!

 赵楷懂得嘴唇发紫,招手示意他进殿详禀。

 那亲事官跪伏在地道:“郑皇后,王德妃,韦贤妃以绝食要挟,恳求面见官家,属下不知如何是好,请官家定夺!”

 赵楷接过袁宝递来的汤婆子,抱在怀中,不满红血丝的眼中满是冷笑。

 李纲和左子慕分立两侧,见他这般冷漠,还以为他杀心又起,互相交换了个眼神。

 赵楷喟叹道:“这开封城布局已定,固若金汤,还有什么好走的?

 子慕,让你的人暗中保护父皇。

 朕由着他南下,不过为了圆他与师师姑娘的一个遗憾罢了。

 后宫娘娘们锦衣玉食惯了,长途跋涉吃不消的,回去告诉她们,待金兵被打退,朕会送她们走。”

 亲事官领命出了福宁殿,与此同时,一小黄门急匆匆闯了进来,“官家,有位自称是金钱巷婢女的姑娘求见。

 她还说有一封重要的信,必须亲自交到官家手中。

 人在宫门外候着,被御林军拦下了。”

 李纲眉头一皱,金钱巷这种风流场所,有什么密信能与官家搭上关系。

 趁赵楷暗自思量,他连忙道:“官家,这等不洁之地,无论是何物,都得当心才是。

 龙体尊贵,万不可与她们那些玩物有何牵扯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