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国事

加入书签


果然,茶楼上这群人谈论国事,对比强汉和盛唐的兵锋,自然就提到了唐寅。

   “汉朝有霍去病,本朝有广阳公,真乃天作之巧合,自古以来平草原之王朝,必要有年轻之将帅,方能成事。”

   听到有关唐寅的评论,即便是一群自诩清高的年轻士子,也不得不提起几分敬意。

   不过旁边李承乾听到相关的评论,脸色就略微有些难看了。

   他凑过来对唐寅道:“唐太傅,你不会是想听恭维之言,故意带孤来这里听他们说什么吧?”

   “太子怎会如此看待?”

   “难道太子认为,他们说的不是事实吗?”

   唐寅的话,更让李承乾觉得很无语。

   你个唐寅臭不要脸的,居然暗地里听别人对你的称赞,还拉孤一起来,你是诚心要恶心孤啊?

   “孤还有事,先告辞。”

   李承乾实在听不下去,眼见这群人吹捧唐寅很带劲,便想抽身告辞。

   “太子先静下心来听听他们说什么不好?”

   唐寅不着急走,而且他也不打算让太子走。

   “你觉得孤有那心情听这群士子在高谈阔论?”

   “不如你还是回去给孤教习兵法,也比这有趣得多。”

   李承乾脾气很强硬,非要走不可。

   但唐寅的手突然落在他肩膀上,看起来很轻巧压在他肩膀上,他怎么都站不起来了。

   “唐太傅,你想威胁孤吗?”

   李承乾差点就要动怒了。

   甚至邻桌的人都在看这边,以为发生什么事。

   便在此时,对面靠窗的位置上,站起来一个斯文俊俏的年轻人。

   这年轻人手上拿着折扇,轻轻摇了摇,声音很清脆道:“谁说这世上唐寅能跟霍去病相比?”

   之前所有人都没留意此人,听到此人说话,都望过去。

   却见这年轻人唇红齿白的,看起来很是文静,面色白皙一点都没有经过风霜的感觉。

   说话却好像掷地有声。

   “大唐立国以来,突厥一蹶不振,并不在于大唐的兵锋有多强。”

   “而在于草原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导致草原百姓民不聊生。”

   “从前朝开始,我朝出兵草原就未尝败绩,而汉朝时匈奴人的兵锋有多强,诸位不会不知吧?”

   此人说出来,自然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他的意思是说,大唐不如汉朝强盛。

   这对于一群好似愤青的年轻人来说,可是接受不了的事情。

   “你这是在大放厥词!”

   “大唐名将众多,出兵草原几次收获胜利,并不在于突厥人的兵锋有多弱。”

   这人出来跟那白面书生辩论。

   “那你倒是说说,大唐的兵锋,到底强在何处?”

   白面书生也是不甘示弱。

   二人正要争论时,旁边有人提醒道:“以当朝之事跟古事相提并论,实在不妥。”

   “你懂什么?”

   一群正想看热闹的人,自然不满意这人出来插话。

   那人悻悻然也就不说什么。

   “大唐乃有广阳公,有卫国公,还有翼国公等人……”

   “他们哪个不是骁勇之名将?”

   “何况我大唐军队,将突厥人打得满地找牙,这还不是我大唐兵锋强盛的证据?”

   辩论还在继续中。

   但这种辩论明显没什么营养。

   李承乾听了都连连摇头。

   要听辩论,听那些博学鸿儒讲,比这个有见地。

   白面书生哈哈笑道:“都说了,大唐的兵锋不过是因为突厥之弱而引起。”

   “突厥跟强盛之时的匈奴无从相提并论,至于那广阳公,也不过是占了几分运气,没有一次是跟突厥人面对面较量。”

   “取巧而已。”

   这白面书生真是在拉仇恨。

   之前唐寅引得很多人不爽,被看作是大唐年轻男子的公共情敌。

   但现在唐寅已经娶妻,威胁就没那么大了,唐寅反而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都以唐寅为榜样,说不定他们自己也能成为像唐寅这样响当当的人物。

   而李承乾听了这些话,心里在暗暗得意。

   总算有人不是在恭维唐寅,听上去还那么流畅自然,简直想起来给这白面书生拍手称快。

   再看唐寅,脸上带着笑容,饶有兴致看着。

   “唐太傅,你不会就是为此人而来的吧?”

   李承乾好像看出一些苗头,凑过来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