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张三丰论以道治国-第2/2页

加入书签
   而非“长而宰之”之辈!惯于处民之上,则终会因自我私念,或如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般好大喜功,而做出些劳民伤财,以伤国本的事来。或更不肖,以致如老子所痛斥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之辈了。况且帝王手下还有一大帮子官吏,共同为祸天下,怎不败坏江山的呢?西汉之所以灭亡,王莽新政就更甚,就是这个道理啊!其实,老子早就指出了:“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故而,历朝历代开国之后,重中之重便是“予民休息”!即战后重建,恢复民生。中国历史上最忌讳的便是“劳民伤财”!而致于此的根本原因,不就是帝王视天下为己有而肆意妄为乎?”

   李世民有些汗颜而又不甘地说道:“但哪朝哪代的江山不是帝王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得来的嘛?”

   张三丰冷言道:“真正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该是广大士卒吧!他们来自百姓,是人民子弟兵,属了广大人民的一部分。况且军需用度,也皆出自老百嘛。故而,君王所得江山,实则也是人民打来的!君王不过顺应民众,领导了一下而已,就可全盘窃据之,反过来又鱼肉真正打下江山的老百姓们?”

   李世民连忙摆手说道:“不扯远了!还请真人继续说“以道治国”吧!”

   于是,张三丰就继续说道:“所以,君上首先就应持平等之心,与民同等,深入民众中去,真正和光同尘地去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上行下效,百官中大部分自然也会如此,则政风自然就淳化了。政风淳化,民风自会同步淳化,此不就是老子所言“行不言之教”乎?”

   李世民则有些不信地反驳道:“官场、民间皆有些奸人,岂可如此简单地就大治了?”

   张三丰笑道:“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君王若果能深入民众,与民众一道,必然很容易就能明察秋毫了!如此,集众人之智,还不容易设法制之?不肖违法者,以律论处。暗藏机心以饱私欲而不违律法者,则可以政策调控,使之不可得逞。而此一切,皆守公道,是为老子所言“镇之以朴”也!”

   李世民若有所悟地说道:“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朴”啊?”

   张三丰答道:““朴”就是公道。自古公道在人心!民之趋利,本天性也。然获利需守公道!此可用一句俗语来表之,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故守公道则归古朴;不守公道,终会犯众怒!天下人皆守公道,必然就没啥大问题了!是以在老子看来,治理天下就这么简单!而我之认为,恪守公道为其起码原则。在此基础之上,助民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则相辅相成也!毕竟民以食为天的嘛!若有心机过人之辈,投机取巧以获暴利者,则可以用政策、律法与公道去框衡他们,使之让利于民,使社会得以均衡发展,而不生民怨也!当然,首当其冲者,实朝庭也!君王当时时谨记:是否食税过多?是否真让利于民?因为税收纯属强制收取,而官办产业则有挤压民众生存空间或垄断掠夺民利过甚之嫌疑!”

   李世民听后也点头说道:“的确这两方面必须兼顾!正当获利是好事!恪守公道,朴实诚信也必须提倡!想我当年那贞观之治,于农忙之季,竟将死囚也放回去帮助家里干活。约期归牢,竟无一人不返!吾尝自鸣得意,以为独吾之创举!不料竟是暗合了此两点而已!真人高论,果不同凡响!受教也!受教也!”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