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胡鸾仙的由来-第2/3页

加入书签
   岂料那人大袖一挥,又哈哈大笑道:“张真人莫当真!我乃邋遢道人是也!张真人之名早已响彻宇内,我岂有不知的?今番只是故意出言相试以戏耳!”

   张三丰这才省悟过来,顿然心下也是一惊!这邋遢道人,也算道教中挺神秘的人物了。据说他以疯癫入道,行事不拘一格而出人意表,嬉游于天地之间。然其真也,非为人之所能表。绝对不比吕洞宾游戏人间时差。就张三丰在金台观那段时间里来说嘛,凡间也有许多人认为他就是那邋遢道人所化的呢!而今他出言相试,也算是对张三丰的一种警醒。的确,以张三丰此时的成就,又在着意践行人间大道,难免沾染了一些俗气,故当回归,以持初心。虽然以张三丰道行之深,不大可能迷失,但亦属良言也!

   张三丰想到此,自是又真诚地一拜,感谢地说道:“承蒙仙师教诲!吾自当谨记!”

   邋遢道人抚须笑道:“若此,我道当大倡也!幸甚至哉!你我一家,不必多礼!”

   张三丰奇道:“前辈此话怎讲?”

   邋遢道人说道:“我亦张姓,是五斗米教的!”

   张三丰连忙又拜道:“原来是先祖!”

   邋遢道人赶忙扶起,说道:“情理上是。但我辈修道之人,何必计较那些?你之能远超我等,尤让我等荣光呢!我道倡大,必赖于你!”

   他转而对胡鸾仙笑道:“先前说你天生道体,又修情道,你可知我何以知之?”

   胡鸾仙茫然摇头,无以为答。

   邋遢道人说道:“话说来我等也该一家的。汝祖母与我有旧!当年我在龙虎山修行时,恰逢汝祖母历凡重修,两千年乃成。然而逆天之举,当受雷劫。时凶雷大作,而汝祖母又身怀有孕,不敢独自当之。故汝祖母求避于我所,央我助之。吾虽视之为妖,然念其坦诚纯良,遂奋力相助,幸得过劫。也因受神雷之伤,神智不清,遂逐汝祖母。汝祖母含泪告别,言后世必报于吾张家。不料她竟修成分魂,而植诸于汝之灵海,让汝主修情道,以汝回报吾张家也!三丰有福,然也不枉汝相配!实乃天作良媒,玉成你们!”

   听他如此一说,胡鸾仙才晓得了一向自视甚高的她,为啥一见张三丰后就有了挥之不去的念头。按说,冥冥之中,她那回去江西过白鹿洞书院,就是想到龙虎山去找当时正一教主持天师张继由(也就是张三丰那二叔祖)的,遇着朱熹那书呆子,本也有些心动,但因其不是要寻之人而舍之。但时值张继先逼走了张继由,而张继先也到汴梁去发展去了,所以未果。后来因听闻张继先与蔡京为伍,心生不齿,便放弃了原有想法,一心修炼。直到见到张三丰,竟不觉凡心又起,故以吸星**诱之。

   其实她初见张三丰时,张三丰风华正茂,纵使没有九尾神狐血脉,也该挺吸引她的。但奈何她比张三丰大了一个甲子还多些,恐怕按常人之心,也便罢了。好在她修炼了天山童姥那九转还童之术,还不致于心理落差过大。其中有无黎山老母种下的因果就不得而知。而成仙后,自然就抛开了凡俗的东西,才有了与张三丰终结为道侣这么回事。故所谓情缘,的确是既简单而又太复杂的事了!

   关于邋遢道人所说这回事,北宋时民间也有传说,只是肯定有些走样。传说是这样的:

   北宋崇宁年间,第三十代天师虚静公一日正在在“三省堂”打坐之际,突然闻巨雷当空,虚靖天师起身仰望天空,觉似有妖魔出现。正在思忖时,忽见一女子气喘吁吁地跪倒在前,流泪恳求天师真人相救。虚靖天师喝问何人?女子称自己是修行两千年的狐狸精,已修炼两千年,即将修成正果,所以历此大劫。天庭命雷电相劈,奈何此狐狸精已有孕在身,胎儿无辜,所以求天师救命。

   听完狐狸精的哭诉,虚靖天师颇有怜悯之意。心想:“天生万物,都有生灵。尽管狐狸精令人厌恶,但她腹中狐婴不能受到株连。如果狐狸精能改恶从善,不也是一件义举吗”?于是,虚靖天师与其约法三章:“第一要持斋,不许残害其它动物;第二要择地隐居,不得骚扰百姓;第三要受戒入道,早晚诵经,改恶从善,为民做好事”。狐狸精当即拱手立誓,决不违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