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听了,喟然叹道:“原来后世诗歌竟发展到如此状貌啊!看来我是囿于新诗创作了!怪不得太白总喜写些古风歌行嘛!原来他才真正做到了把握住了诗歌的根髓的!”
然而,此时最先要张三丰出来讲的那人却跳出来发难道:“依你之言,功夫在诗外,写诗当首重立意。既然多数情况是即兴而作,抒发下闲情逸致而已,照你之说,那种诗就上不得厅堂的!如此,我等作诗,当不知该如何先去积累提高自己的境界,然后才能偶有一得。若此,我们平常作诗,岂不就犹如时常在脱了裤子等屎胀么?”他自以为如此问得刁钻好笑,说完还得意地瞟了一眼胡鸾仙。
张三丰从进门前早就意料到这些的,于是他说道:“这位诗友,你若有洁癖,不管放屁还是拉屎,脱裤子还是该的!万一某时屁夹着屎尿都来了,还脱不赢裤子,那就糗大了!文不避俗雅,屎尿屁也自成文章,关键在于你怎么做!你憋着可以!你兜着可以!你随意也可以!但你需考虑下别人对你的看法!平常练笔,随意写写的回数多了,否则何从具备写作能力?但练笔随意而作之诗,或许有不少意境并不优美甚至仅为恶趣而已之作,你自己一笑了之即可。但若你偏要示诸于人,还故意以此为异趣,那就如光着腚子请人看是否有屎一般了!诗人作诗,其实还是如自己身上掉下来一坨东西一样。是不是屎,鬼晓得,但你自己都不晓得么?所以,避恶癖,也是作诗之道!诗之所倡,必然还是大道大义的东西,因为那符合民众就能为大众所接受!若你这般强自去憋些句子,即使憋出来了,也终是屎一般的东西也!”
那人不甘道:“我写的诗何以就成屎了?以我当年风姿,还是写出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这种意境,莫非你能写出来?”
张三丰答道:“哦,原来你就是那个以写打望诗闻名遐迩的崔护崔侍郎哟!你这首诗我倒也读过,你这思慕之情,倒也合了人性的!合乎人性者,就合大道!故你这诗还可以。若你写歪了点儿,把最后一句写成了“我欲娶她何觅踪?”那就落下乘了!倒不是你写那“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多好,只是说托物寄情而已!人们永忆美好,因而能共此情!你此诗故而也能打动天下人。然就深层次而言,此岂止个人之人生际遇耳?若你此诗未句改为“或料已经在宫中。”那又成另一种激愤去了。此诗若光有桃花,没有人面,就成了“去年今日此门中,桃花夭夭烁烁红。如今又从门前过,桃花依旧笑春风”,则味道就差之远也!如此扯远了。何谓之共情?即“人之所思,我今所倡”矣!故写诗当讲此道:要合乎于民众所需!此也为人间大道之内涵!合于人民,人民认同。不合于人民,人民异之。异而排斥,汝何以为?当然,随兴而发,也不是没有好诗的。或许因为心灵福至,你恰说到了大家的共同期望的事上去了!故为诗之道,还需找下世人的共同需要,此诚不朽之所在也!而最高级的,莫过于关乎民生之作也!比如李申之《悯农》,也是千古传诵之作!或许于你等眼中,农人的艰辛与死活关你屁事,故你可把它看成不过打油诗一般的诗而已!其实老百姓也不喜欢疾苦,也不愿意动不动就拿自己的疾苦来卖惨!但他们真的是积久于心了,一旦有人为他们抒发了一直所承受着的苦难,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特别是这些疾苦一直都是存在的!何以?皆因某些人笙歌燕舞惯了!对此,诗圣亦曾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之句以讽之!”
这回张三丰没有挟枪带棍地打将过去。毕竟希望他们能真正地为人民着想,而不是徒作花瓶或走狗。当然,写诗之人也晓得,作走狗那绝对没出息,但做个花瓶还可以接受。毕竟历朝历代,哪个君主不“尚贤”嘛?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然而,此时最先要张三丰出来讲的那人却跳出来发难道:“依你之言,功夫在诗外,写诗当首重立意。既然多数情况是即兴而作,抒发下闲情逸致而已,照你之说,那种诗就上不得厅堂的!如此,我等作诗,当不知该如何先去积累提高自己的境界,然后才能偶有一得。若此,我们平常作诗,岂不就犹如时常在脱了裤子等屎胀么?”他自以为如此问得刁钻好笑,说完还得意地瞟了一眼胡鸾仙。
张三丰从进门前早就意料到这些的,于是他说道:“这位诗友,你若有洁癖,不管放屁还是拉屎,脱裤子还是该的!万一某时屁夹着屎尿都来了,还脱不赢裤子,那就糗大了!文不避俗雅,屎尿屁也自成文章,关键在于你怎么做!你憋着可以!你兜着可以!你随意也可以!但你需考虑下别人对你的看法!平常练笔,随意写写的回数多了,否则何从具备写作能力?但练笔随意而作之诗,或许有不少意境并不优美甚至仅为恶趣而已之作,你自己一笑了之即可。但若你偏要示诸于人,还故意以此为异趣,那就如光着腚子请人看是否有屎一般了!诗人作诗,其实还是如自己身上掉下来一坨东西一样。是不是屎,鬼晓得,但你自己都不晓得么?所以,避恶癖,也是作诗之道!诗之所倡,必然还是大道大义的东西,因为那符合民众就能为大众所接受!若你这般强自去憋些句子,即使憋出来了,也终是屎一般的东西也!”
那人不甘道:“我写的诗何以就成屎了?以我当年风姿,还是写出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这种意境,莫非你能写出来?”
张三丰答道:“哦,原来你就是那个以写打望诗闻名遐迩的崔护崔侍郎哟!你这首诗我倒也读过,你这思慕之情,倒也合了人性的!合乎人性者,就合大道!故你这诗还可以。若你写歪了点儿,把最后一句写成了“我欲娶她何觅踪?”那就落下乘了!倒不是你写那“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多好,只是说托物寄情而已!人们永忆美好,因而能共此情!你此诗故而也能打动天下人。然就深层次而言,此岂止个人之人生际遇耳?若你此诗未句改为“或料已经在宫中。”那又成另一种激愤去了。此诗若光有桃花,没有人面,就成了“去年今日此门中,桃花夭夭烁烁红。如今又从门前过,桃花依旧笑春风”,则味道就差之远也!如此扯远了。何谓之共情?即“人之所思,我今所倡”矣!故写诗当讲此道:要合乎于民众所需!此也为人间大道之内涵!合于人民,人民认同。不合于人民,人民异之。异而排斥,汝何以为?当然,随兴而发,也不是没有好诗的。或许因为心灵福至,你恰说到了大家的共同期望的事上去了!故为诗之道,还需找下世人的共同需要,此诚不朽之所在也!而最高级的,莫过于关乎民生之作也!比如李申之《悯农》,也是千古传诵之作!或许于你等眼中,农人的艰辛与死活关你屁事,故你可把它看成不过打油诗一般的诗而已!其实老百姓也不喜欢疾苦,也不愿意动不动就拿自己的疾苦来卖惨!但他们真的是积久于心了,一旦有人为他们抒发了一直所承受着的苦难,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特别是这些疾苦一直都是存在的!何以?皆因某些人笙歌燕舞惯了!对此,诗圣亦曾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之句以讽之!”
这回张三丰没有挟枪带棍地打将过去。毕竟希望他们能真正地为人民着想,而不是徒作花瓶或走狗。当然,写诗之人也晓得,作走狗那绝对没出息,但做个花瓶还可以接受。毕竟历朝历代,哪个君主不“尚贤”嘛?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