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畅游净土界(一)

加入书签


次日,胡鸾仙安排好灵鹫宫的事宜后,便带着张三丰他们几个神仙开始了对净土界的游历。

   在乡村,他们看到房舍严然,大道交通。田间人们自由自在地劳作。院舍中黄发垂髫,皆怡然自得。鸡犬相闻、和谐协条。

   虽然建筑风格各异,但从房舍外观上看,贫富差距并不大。反正大家都生活得悠哉悠哉的!

   话说来,这些人都是仙人们带上来的,家风自然就都秉承得有道家那种自然闲散之气,也不像地球上人间那样去炫耀攀比。各过各的日子,自己觉得舒坦就行。

   这儿的土地虽然是私有的,但也是各自耕种自家的地。由于大地广袤,人口并不多,可开垦之地还大片大片的。若谁家土地不够用,自己可随便去开垦些来种就是了。因此,此界并无地主。土地也值不了多少钱,没啥子人愿买别人的地的。

   在农村,只有家长,没有村长、保甲长之类的官职人员。大家有啥事,也是几个家长凑到一块儿,互相沟通协调解决了事。大家都比较宽容,和睦友好得很。没有官府,也就没有公务,当然就无需官员。对于公共事务,也是几位家长协商好,大家共同出人出力来完成的。

   张三丰看了,直道:“这些农村真好!这不就是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么?”

   胡鸾仙却纠正道:“哪能不相往来呢?婚还是要结的!”

   飞绥子也来了兴致,说道:“老子说的老死不相往来,是指不结盟又互不干涉内政而已!”

   胡鸾仙有点而较死理:“那互相间人情交往总是有的嘛!红白喜事也总要办的!依我看,这就是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那般的社会!”

   对于她这一说,大家还是认同的!老子所设想的那种小国寡民的社会,自然没有陶渊明想的那般理想。不过二者也大体上差不多!

   看了乡村,他们又来到城市里。

   这些城市房屋鳞次栉比,虽然规划得不咋样,但街道宽阔,百业兴旺,一片繁荣景象。除了交易市场挺热闹外,歺饮与娱乐场所也挺多人的。

   这儿也有妓院,但都只是卖艺不卖身的。去里面喝酒听曲可以,要找那些不正规的服务是找不到的。这里的人都吃得起饭,没人愿做不要人格的事!并且,各自家教极严,都生怕有辱家门,不会干出格的事。话说回来,道家所提倡的物以致用,朴实无华的作风也成为社会共识,虽打着烟花柳巷之名,实则另成一种清雅的氛围。从业的人们最在意的是展现的才艺得到看客的认可。

   还有就是茶楼,有许多说书的。说历史的他们称之为讲古,说奇闻杂谈的叫谈玄,说道学方面的叫论道,说男女欢爱的叫言情……分门别类的挺多名堂!

   张三丰他们先进了一间名为万古堂的讲古堂。那说书的人是一位白胡子老头。由于长年从事这方面,声音气派等方方面面都极其到位。

   老者讲的是先秦的诸子百家。

   张三丰一听老者开场题目,就觉得不得了!

   先秦诸子百家,就大的几家也难得说清楚得很!

   那老者清清嗓子说道:“诸位听众,天下学术,起于道学,而因取向不同,分流成百家!道学源自伏羲,经三皇五帝发展、周文王推衍、后由老子集大成发展成为道家!道家之旨,在于倡导古圣人之治,欲使乾坤清朗、民自朴实!”随后,他又分别列举出了各家各派是因何缘由、由什么人根据道学所创立、代表人物有哪些、主要侧重于哪方面的研究与发展等等一系列内容,把先秦百家学说进行了一个系统化的介绍。姑且不论其是否正确,但以其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表达、有条有理的分析,顿然让人听后深以为然!可见,讲古之人,在这些方面,自有其独到之处!

   如此说了一个时辰,正当听众兴味正浓时,那说书人却忽然顿了下来,说道:“这些,都是道学分枝而已。然三大显学,还有两大学派,并非分流自道学!它们就是墨家与儒家!三大显学,各因时弊,各有主张,又互相牵连、互相攻讦,竟成了着名的“道儒相争”与“儒墨相残”!既有精彩的争辩机锋,更有孔子无端诛杀少正卯的淋淋血案!诸位,老朽说得口干,欲知后事,请待我茶后再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