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玠的尚贤礼才还有一段佳话。话说当时播州词条(今贵州遵义)有冉氏兄弟——冉王进、冉璞。他们都是文武双全的有才之士,但数任驻此的将帅却未能够召用他们。当兄弟二人听闻余玠选贤用能,便不辞车马困顿上门拜谒余玠。
他们的来访,余玠不可谓不高兴。待他们兄弟二人到府,便赶紧迎接。但余玠也自有其待人接物之道,虽给冉氏兄弟安排了贵宾的馆舍,却不屈不傲以平礼待之。
可冉氏兄弟两人一连居住数月,却没有任何进言。余玠设宴打算酬谢他们兄弟二人,实则还想更为含蓄暗示他们兄弟二人。但冉氏兄弟二人在宴席上只顾吃喝,仍然没有多言。余玠表面无事,却给他们更换了一个僻静的馆舍来安顿他们,派人每天偷偷观察他们的行为。
就这样又过去十几天后,不善言辞的冉氏兄弟最终上交了一治理西蜀之策。这当中,就包含着将合州府城词条迁至钓鱼山的建议。见此计划,余玠激动万分,但他却未把谋划归功于自己。
他直接将冉氏兄弟二人的计策上报朝廷,请求朝廷不按旧制擢升兄弟两人。
在孟珙的支持下,很快,宋理宗诏令冉王进为承事郎,冉璞担任承务郎,二人共同管理合州(治所在今重庆合川区)。
召令一下,众人一片喧嚷,皆对此举抱有争议。
余玠大怒道\"此城修建好,则巴蜀一地安危全仰仗于此。不成,则我一人负责,各位无需担忧。\"此番言论,他几乎把所有责任揽于己身,给予了冉氏两兄弟极大的信任。
淳佑三年(1243年),钓鱼城完工。从往后三十余年的战事来看,余玠与冉氏兄弟的谋划不可谓不高瞻远瞩。
时间就这般悄悄滑过七年,蒙古新君贵由死了。拖雷长子蒙哥受西征军主帅拔都(成吉思汗长子赤术之子,算是蒙古的新一代战神级人物。)提名当选为蒙古可汗,又重整军马来灭南宋。
在淳佑十年(1250年)冬天的时候,余玠率各将领巡视边防,直捣兴元府(今治所陕西汉中市)与元军爆发战端。两年之后,又与元军在嘉定府(治所在今四川乐山)爆发大战。
但战事结束后,他又不得不处理另一个大敌——利州路词条(治所即为兴元府)司都统王夔。
这王夔恃功骄横,素来残暴骄悍,当地人称其为\"王夜叉\"。据说王夔每到一地,均行抢劫掠夺之事。并且,他对百姓私自施以酷刑。这当中,有用挖空的竹箕悬挂他人,有用木头倾轧他人的双腿。有的人被他用恶臭的水,灌入耳朵、嘴巴等等,不一而足。又因该地远离朝廷,导致惩罚屡屡得不到执行。
当地的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王夔却更为猖狂。
而余玠初到嘉定之时,王夔就给余玠一个下马威。他先是让一批老弱病残的士兵前来迎接余玠。当余玠提出质疑后,王夔又安排出精明强干的士兵。彼时集合声震震如雷,让人为之颤抖。属官们无不为之胆寒,但余玠却依旧神态自若,按次给予赏赐。王夔见此,也不得不暗暗称赞其胆识过人。
王夔的行为不仅百姓不满,余玠也早已想将其除掉,以免后患无穷。但余玠忌惮王夔的军事实力过于强大,在白天迟迟未能下手。最后,余玠与到达该地的当晚,命王夔以商量事情为由引入帐篷,暗杀之。
与此同时在另一头,余玠的心腹杨成,则以新任将官的身份来统领王夔部队。就这样,二人巧妙地除掉了王夔。随后,杨成又接连除掉了几名与王夔交往甚密的人。
不过,这次的除恶行径也导致了余玠人生的转折。宝佑元年(1253年),余玠想进一步清除跋扈的地方将帅、官员。但这时,一个与余玠命运转折有关的人物——姚世安登场了。在利州都统制的交接上,二人之间结下了梁子。而姚世安与宰相谢方叔的亲属为至交,于是他请求谢方叔援助。
此时孟珙已被排挤告病还家,第二年忧愤病死了。
谢方叔和姚世安等人向理宗诬告,攻击余玠独掌大权却不知事君之礼。而此时宋朝庭内又因权力纷争,以孟珙为首的主战派正在受到清算。余玠听说宋理宗有召他回朝的诏令,郁郁不安。七月,余玠服毒自尽,一夜暴亡。南宋末期一位文武双全的贤才,就这般逝去着实令人可惜。不过终赵宋一代,这等悲剧也非第一次上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他们的来访,余玠不可谓不高兴。待他们兄弟二人到府,便赶紧迎接。但余玠也自有其待人接物之道,虽给冉氏兄弟安排了贵宾的馆舍,却不屈不傲以平礼待之。
可冉氏兄弟两人一连居住数月,却没有任何进言。余玠设宴打算酬谢他们兄弟二人,实则还想更为含蓄暗示他们兄弟二人。但冉氏兄弟二人在宴席上只顾吃喝,仍然没有多言。余玠表面无事,却给他们更换了一个僻静的馆舍来安顿他们,派人每天偷偷观察他们的行为。
就这样又过去十几天后,不善言辞的冉氏兄弟最终上交了一治理西蜀之策。这当中,就包含着将合州府城词条迁至钓鱼山的建议。见此计划,余玠激动万分,但他却未把谋划归功于自己。
他直接将冉氏兄弟二人的计策上报朝廷,请求朝廷不按旧制擢升兄弟两人。
在孟珙的支持下,很快,宋理宗诏令冉王进为承事郎,冉璞担任承务郎,二人共同管理合州(治所在今重庆合川区)。
召令一下,众人一片喧嚷,皆对此举抱有争议。
余玠大怒道\"此城修建好,则巴蜀一地安危全仰仗于此。不成,则我一人负责,各位无需担忧。\"此番言论,他几乎把所有责任揽于己身,给予了冉氏两兄弟极大的信任。
淳佑三年(1243年),钓鱼城完工。从往后三十余年的战事来看,余玠与冉氏兄弟的谋划不可谓不高瞻远瞩。
时间就这般悄悄滑过七年,蒙古新君贵由死了。拖雷长子蒙哥受西征军主帅拔都(成吉思汗长子赤术之子,算是蒙古的新一代战神级人物。)提名当选为蒙古可汗,又重整军马来灭南宋。
在淳佑十年(1250年)冬天的时候,余玠率各将领巡视边防,直捣兴元府(今治所陕西汉中市)与元军爆发战端。两年之后,又与元军在嘉定府(治所在今四川乐山)爆发大战。
但战事结束后,他又不得不处理另一个大敌——利州路词条(治所即为兴元府)司都统王夔。
这王夔恃功骄横,素来残暴骄悍,当地人称其为\"王夜叉\"。据说王夔每到一地,均行抢劫掠夺之事。并且,他对百姓私自施以酷刑。这当中,有用挖空的竹箕悬挂他人,有用木头倾轧他人的双腿。有的人被他用恶臭的水,灌入耳朵、嘴巴等等,不一而足。又因该地远离朝廷,导致惩罚屡屡得不到执行。
当地的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王夔却更为猖狂。
而余玠初到嘉定之时,王夔就给余玠一个下马威。他先是让一批老弱病残的士兵前来迎接余玠。当余玠提出质疑后,王夔又安排出精明强干的士兵。彼时集合声震震如雷,让人为之颤抖。属官们无不为之胆寒,但余玠却依旧神态自若,按次给予赏赐。王夔见此,也不得不暗暗称赞其胆识过人。
王夔的行为不仅百姓不满,余玠也早已想将其除掉,以免后患无穷。但余玠忌惮王夔的军事实力过于强大,在白天迟迟未能下手。最后,余玠与到达该地的当晚,命王夔以商量事情为由引入帐篷,暗杀之。
与此同时在另一头,余玠的心腹杨成,则以新任将官的身份来统领王夔部队。就这样,二人巧妙地除掉了王夔。随后,杨成又接连除掉了几名与王夔交往甚密的人。
不过,这次的除恶行径也导致了余玠人生的转折。宝佑元年(1253年),余玠想进一步清除跋扈的地方将帅、官员。但这时,一个与余玠命运转折有关的人物——姚世安登场了。在利州都统制的交接上,二人之间结下了梁子。而姚世安与宰相谢方叔的亲属为至交,于是他请求谢方叔援助。
此时孟珙已被排挤告病还家,第二年忧愤病死了。
谢方叔和姚世安等人向理宗诬告,攻击余玠独掌大权却不知事君之礼。而此时宋朝庭内又因权力纷争,以孟珙为首的主战派正在受到清算。余玠听说宋理宗有召他回朝的诏令,郁郁不安。七月,余玠服毒自尽,一夜暴亡。南宋末期一位文武双全的贤才,就这般逝去着实令人可惜。不过终赵宋一代,这等悲剧也非第一次上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