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闻言大喜,次日大摆筵会,把全部的公卿都派人请了遍。公卿们都惧怕董卓,没有谁敢不来的。董卓等百官到了,然后徐徐来到园门前才下马,带剑入席。
酒席中,董卓突然叫停奏乐歌舞,就厉声道:“我有一言,百官静听。”
文武百官都侧耳倾听,董卓道:“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当今圣上懦弱,不如陈留王聪明好学,陈留王可承大位。我想废了当今皇帝,立陈留王为帝,诸位大臣以为如何?”
文武百官听了心中大惊,却不敢出声。荆州刺史丁原突然推案直出,立于筵前,大呼道:“不可!不可!”
董卓道:“为何不可?”
丁原道:“天子是先帝嫡子,又无过失,有何理由妄议废立?”
董卓笑道:“当日城外救驾时,天子被我吓得不敢言语。陈留王却挺身而去,那真的是对我又是威慑,又是抚慰啊!前一刻把我吓得冷汗直流,转眼间又把我抚慰得心里感恩不尽。能把我等天不怕地不怕的人都镇压得心服口服,试问这天下还有谁是他镇压不住的?能得如此贤君,乃天下之大幸。”
丁原道:“你是何人,胆敢说这等大胆狂妄的话?难道你想篡位不成?”
董卓怒叱道:“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说完就拨出佩剑就想斩了丁原。这时李儒见到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李儒急忙拉住董卓道:“这里是饮宴吃饭的地方,不可以谈论国家政事。”
董卓见李儒连使眼色,虽然心中不解,但还是收剑坐了下来。丁原这饭吃得再也没有味道了,便转身离席上马就走了。
董卓又问百官:“我刚才说的话,可合大家意思?”
卢植道:“天子即位,大事已定,再议废立,必留千古骂名于史书呀!”
董卓道:“伊尹囚太甲,霍光废昌邑,名垂青史,万古留芳。何来骂名?”
卢植道:“明公此言差矣。当年太甲昏庸,伊尹才把他囚在桐宫;昌邑王登位只有二十七天,却造孽作恶三千多条,所以霍光才不得不告祭太庙而废除他。如今圣上虽然年幼,但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怎能无故废帝。”
董卓道:“十常侍之乱算过失否?我们进京勤王,也是他治国无方。”
卢植道:“十常侍起始于先帝,先帝己经晏驾,少帝年幼又是新掌国政,未握兵权,所以十常侍之乱算不得少帝过失。”
董卓着:“丢失传国玉玺可否算得?”
卢植道:“混乱之中,又怎能保全。”
董卓道:“今日能丢失传国玉玺,来日定会丢掉天下。传国玉玺丢失正应更换新君之天意,天意不可违也。”
卢植道:“明公是外郡刺史,从来没来参与过国政,又无伊伊、霍光之大才,你为何要强行主废立之事?圣人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董卓大怒,又要拔剑向前斩杀卢植。侍中蔡邕、议郎彭伯急忙谏言道:“卢尚书在朝庭上下,山野海外威望都很高,如果今天杀害,只怕天下震动,无数人来为报仇。”
董卓觉得有理,便坐了下来。司徒王允道:“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以后再议。”
于是文武百官都走了,董卓按着剑正要从园门出去,忽然看见一个人跃马持戟,在园门外往来驰骤。董卓问李儒:“这是谁?”
李儒道:“这丁原的义子,姓吕,名布,字奉先者。此人勇冠三军,天下无敌。刚才在宴席上一直站在丁原的身后,所以我才阻止主公不要动手的,主公以后见到他必须避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酒席中,董卓突然叫停奏乐歌舞,就厉声道:“我有一言,百官静听。”
文武百官都侧耳倾听,董卓道:“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当今圣上懦弱,不如陈留王聪明好学,陈留王可承大位。我想废了当今皇帝,立陈留王为帝,诸位大臣以为如何?”
文武百官听了心中大惊,却不敢出声。荆州刺史丁原突然推案直出,立于筵前,大呼道:“不可!不可!”
董卓道:“为何不可?”
丁原道:“天子是先帝嫡子,又无过失,有何理由妄议废立?”
董卓笑道:“当日城外救驾时,天子被我吓得不敢言语。陈留王却挺身而去,那真的是对我又是威慑,又是抚慰啊!前一刻把我吓得冷汗直流,转眼间又把我抚慰得心里感恩不尽。能把我等天不怕地不怕的人都镇压得心服口服,试问这天下还有谁是他镇压不住的?能得如此贤君,乃天下之大幸。”
丁原道:“你是何人,胆敢说这等大胆狂妄的话?难道你想篡位不成?”
董卓怒叱道:“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说完就拨出佩剑就想斩了丁原。这时李儒见到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李儒急忙拉住董卓道:“这里是饮宴吃饭的地方,不可以谈论国家政事。”
董卓见李儒连使眼色,虽然心中不解,但还是收剑坐了下来。丁原这饭吃得再也没有味道了,便转身离席上马就走了。
董卓又问百官:“我刚才说的话,可合大家意思?”
卢植道:“天子即位,大事已定,再议废立,必留千古骂名于史书呀!”
董卓道:“伊尹囚太甲,霍光废昌邑,名垂青史,万古留芳。何来骂名?”
卢植道:“明公此言差矣。当年太甲昏庸,伊尹才把他囚在桐宫;昌邑王登位只有二十七天,却造孽作恶三千多条,所以霍光才不得不告祭太庙而废除他。如今圣上虽然年幼,但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怎能无故废帝。”
董卓道:“十常侍之乱算过失否?我们进京勤王,也是他治国无方。”
卢植道:“十常侍起始于先帝,先帝己经晏驾,少帝年幼又是新掌国政,未握兵权,所以十常侍之乱算不得少帝过失。”
董卓着:“丢失传国玉玺可否算得?”
卢植道:“混乱之中,又怎能保全。”
董卓道:“今日能丢失传国玉玺,来日定会丢掉天下。传国玉玺丢失正应更换新君之天意,天意不可违也。”
卢植道:“明公是外郡刺史,从来没来参与过国政,又无伊伊、霍光之大才,你为何要强行主废立之事?圣人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董卓大怒,又要拔剑向前斩杀卢植。侍中蔡邕、议郎彭伯急忙谏言道:“卢尚书在朝庭上下,山野海外威望都很高,如果今天杀害,只怕天下震动,无数人来为报仇。”
董卓觉得有理,便坐了下来。司徒王允道:“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以后再议。”
于是文武百官都走了,董卓按着剑正要从园门出去,忽然看见一个人跃马持戟,在园门外往来驰骤。董卓问李儒:“这是谁?”
李儒道:“这丁原的义子,姓吕,名布,字奉先者。此人勇冠三军,天下无敌。刚才在宴席上一直站在丁原的身后,所以我才阻止主公不要动手的,主公以后见到他必须避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