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加入书签


  好在沈树人给每一组都安排了五个靶,所以每轮可以打五枪、每个靶分到一枪,五十枪就只要统计十轮。

  硝烟散尽后,结果也统计了出来。为了方便,沈树人在考核前就简单教了下属用西洋数学的百分数统计结果。

  “鸟铳/鲁密铳50步、50发霰弹,上靶率74%,累计命中弹片93片。”

  “鸟铳/鲁密铳100步、50发霰弹,上靶率16%,累计命中弹片11片。”

  “佛郎机斑鸠铳50步”

  听了沈树人这番公允的点评,左子雄和皮萨罗也都服气了,没有再职责对方的战术思想不对。

  或许他俩一开始的分歧,就是因为对武器的认识有误判,在鸡同鸭讲。

  大家很快开始拆解分析,左子雄凭自己原先的经验见识一一比对,很快也发现了几个问题。

  比如,他发现明军各种火枪所用的霰弹,弹丸形状貌似不是很讲究——明军火枪的铅弹,只有大号的独头弹是比较圆溜溜的。但霰弹因为需要的碎片数量多、加工频次太高,就懒得搞得形状很规则了,很多就是奇形怪状的铁屑。

  斑鸠铳被汉人仿制,最早是崇祯元年(1629)广东巡抚王尊私仿的,但是也就在广东地面上私下使用,被扩散献进京城,已经是崇祯八年统计结果。

  “鸟铳/鲁密铳50步、50发霰弹,上靶率74%,累计命中弹片93片。”

  “鸟铳/鲁密铳100步、50发霰弹,上靶率16%,累计命中弹片11片。”

  “佛郎机斑鸠铳50步、50发霰弹,上靶率86%,累计命中弹片132片。”

  “佛郎机斑鸠铳100步、50发霰弹,上靶率40%,累计命中弹片39片。”

  沈树人看完数据之后,脸色稍稍有些阴沉,但随后也接受了这广东货,或许仿得不到位,或者徒有其形、没有掌握精奥的配套用法,你才会觉得斑鸠铳配霰弹不过如此。

  现在的关键是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看看为什么我们的鸟铳发射霰弹远不如真正原装的斑鸠铳,咱改就是了。”

  听了沈树人这番公允的点评,左子雄和皮萨罗也都服气了,没有再职责对方的战术思想不对。

  或许他俩一开始的分歧,就是因为对武器的认识有误判,在鸡同鸭讲。

  大家很快开始拆解分析,左—明军火枪的铅弹,只有大号的独头弹是比较圆溜溜的。但霰弹因为需要的碎片数量多、加工频次太高,就懒得搞得形状很规则了,很多就是奇形怪状的铁屑。

  斑鸠铳被汉人仿制,最早是崇祯元年(1629)广东巡抚王尊私仿的,但是也就在广东地面上私下使用,被扩散献进京城,已经是崇祯八年(1636)了,此后各地将领才有正式接触斑鸠铳,所以也就最近四五年的事儿,不懂正确用法也是很正常的。

  此前明军给大炮装霰弹时,也是随便抓一把铁钉铁屑甚至碎石头,压在火药上面,能打出去、碎片够多、贴脸喷能喷死更多人,也就行了,不讲究有效射程。连大炮都这么随意,仿制版斑鸠铳也被装上铁砂铁屑甚至碎石发射,也就不奇怪了。….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