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赶赴东宫-第2/2页

加入书签
  更重要的是,照此情形,凡是他们拜访过的朝臣,都将进入太子的视野。

  谁还敢说话呢?

  就算有人敢拿出破局之法,甚至挺身而出,也很难有所作为的,毕竟太子已然掌握了京城兵权。

  像在京养病的营道县侯昌义之,军中威望素重,或能挽狂澜于既倒。

  然其沉疴难起,已是惊动不得,否则淮南战场怎会少了他的身影。

  又如长公主驸马、武宁侯陆瀚清,其弟其子皆随梁帝出征,由他出面劝阻,恐收效甚微。

  类似的现任、前任军中重将,家中子弟多有随征者,贸然相请便等于送祸上门。

  厉、周二人是不会如此不负责任的。

  重将不能请,文官不掌兵,诸王中惟一适合的临川王又推诿了事。

  细数下来,能令太子忌惮,又能令其悬崖勒马者,已是少之又少。

  这时,周刚峰却是神秘一笑,压低声音说道:

  “临川王的一个拖字,倒也有可取之处,你我不妨如此......就看维钧兄能否忍辱负重了?”

  闻言,厉维钧眸光一闪,他当即有了决定:

  “为了大梁,为了陛下,厉某不求百世流芳,不惧遗臭万载,愿陪刚峰兄疯狂一回!”

  “既是如此,你我二人便闯一回龙潭虎穴!”

  周刚峰同样有了觉悟,不惜身败名裂,不惧千秋恶名。

  他以不容置喙的语气,令道:

  “去东宫!”

  赶车的小厮得了令,便调转车头,径直朝梁宫方向驶去。

  “咦!他们疯了不成,此时去东宫难道是要劝谏太子殿下么?”

  负责监视二人的领头之人,心有疑惑。

  他乃是谢氏死士,是谢韬有意安排于此的。

  作为一同从顿丘城下逃回京城的心腹,他对京中将要发生的巨变,是知情的。

  正是因此,他才看不懂周、厉二人的举动。

  此时的建康,经过大兴检举及之后的大肆党同伐异,再加上日甚一日的戒严,路面上已然冷清至极。

  往日的车水马龙,街道两旁店铺的客如云来,流连勾栏瓦舍、相约而行的贵族公子......通通不见了踪影。

  载着周、厉二人的马车,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来到了梁宫之外。

  “老爷,到了。”

  收住缰绳,停稳马车,赶车的小厮朝车内禀告。

  《梁书·武帝纪》载曰:

  刑部尚书厉公维钧、御史中丞周公刚峰,联袂赴东宫。

                                     .

  闲话风尘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