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领少府卿

加入书签


"                                                                                “本王还没挖祖暅之呢,老爷子你竟然挖到本王头上了!

  本王承认,你眼光独到,我确实才华横溢,木秀于林。

  可是,被你霸王硬上弓了,本王很没面子的。”

  萧绍瑜是不可能去做太府卿的,这个位置将束缚他的野望。

  于他而言,京官的性质都是一样的,他的希望在地方。

  纵观南北朝,取代前朝者走的都是同一条路:

  奠定地方根基,入朝则掌枢要,直至改元建国。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

  心中想着,萧绍瑜大胆的反客为主:

  “济阴百姓连遭天灾、战事,儿臣想留任济阴为父皇抚恤百姓。

  若父皇觉得儿臣尚有可取之处,不妨差祖太府来济阴研学。”

  所谓研学,只是幌子,他是在反挖祖暅之。

  欲兴算学,不能没有祖先生啊。

  他眨着明眸,一副心怜苍生的模样,让人不忍拒绝。

  梁帝有点瞠目结舌,诸臣亦是不可思议。

  太府卿,位列十二卿之一,官阶十三班,掌金帛库藏出纳,关市税收。

  可以说,太府卿是一个官阶显赫,又掌财物的官职,名贵实惠也。

  萧绍瑜竟然婉拒之,这很不科学。

  “你不考虑考虑么?”

  梁帝耐着性子,再给他一次机会,感叹年轻人还是不识货啊。

  “儿臣考虑得很清楚,不知祖太府可否来济阴研学?”

  美其名曰研学,你不就是想挖朕的墙角么,狂妄!

  梁帝看透了他的小心思,苍眸一瞪,胡须抖动。

  “完了!陛下很生气,后果相当严重!”

  心想不妙,徐温当即出班替萧绍瑜解围,说道:

  “陛下,九殿下也是一片赤子之心。”

  其实,徐温是提前进入了角色。

  身为南康王师,他自当偏袒萧绍瑜,尤其是萧绍瑜这个官辞的很高级。

  放着十三班的太府卿不就,执意赴任十班的济阴太守,这得有多爱民如子啊。

  仁君之姿!

  这是徐温对萧绍瑜的评价,相当之高。

  “九郎,若不是徐卿为你求情,朕必治你抗旨之罪!

  念在你心怀苍生的份上,朕准你留任济阴,兼领少府卿。”

  盛怒在即的梁帝,竟然卖了徐温一个人情。

  他是有意让萧绍瑜欠徐温人情的,如此徐温才能尽快取得信任,尽辅弼之责。

  用心何其良苦。

  “啥?兼领少府卿?本王没听错吧?难道是被幸运女神眷顾了?”

  萧绍瑜的心中一串问号,感叹好运来得太随意。

  少府卿乃太府卿副职,官阶十一班,职权可称叹为观止。

  掌器物营造、冶铸织染等事。

  管理织锦的锦署、打造铁器的东西冶,正在其职权范围之内。

  当然,如炭库、纸官等亦在其内。

  放在后世,这就是工业部长啊,手工业、轻工业、重工业必须一把抓。….

    “本王的春天,就这么主动投怀送抱了?”

  萧绍瑜仍是心有感叹。

  看他没有再拒的迹象,梁帝又说道:

  “朕准祖卿赴济阴研学一年,差旅之资、一应开销,皆由你出。”

  “理所应当。父皇,不知儿臣所献换马之策,是否可行?”

  见梁帝超值准其所请,萧绍瑜言归正传。

  梁帝的兴奋点被撩拨了,他忽然笑容可掬,询问诸臣:

  “诸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可行。”

  “臣附议。”

  徐温、萧锋先后出班,表示赞同。

  于国有利的事,他们自然没有理由反对。

  想到即将拥有五万多匹北方战马,萧锋最是激动。

  他渴望着指挥,由此组建的南梁最大骑兵兵团。

  不过是走个过场,梁帝随即授命:

  “九郎,朕命你为和议正使,全权负责和议事宜,包括战马交易。

  徐卿为首席副使,子瑰为使团首席武官。”

  亲王领衔,充分表明南梁和议使团规格之高,诚意之足。

  徐温自不必说,他就是首席谈判专家,负责制定谈判策略。

  陆子瑰则是对标杨彦超,代表南梁军方,论军职之高,他犹在杨彦超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