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国防政策

加入书签


"                                                                                “车垒外增设鹿角。”

  裴邃继续下令。

  以车为营垒,以鹿角为路障,确是阻挡骑兵冲锋的便捷途径。

  显然,裴邃认为魏军分兵来袭,已是必然。

  “报!”

  又一哨骑疾驰而回,尚有一段距离便大声禀报:

  “魏军重骑近万,朝我军攻来!”

  其后数里外,烟尘漫漫,蹄声阵阵,沉闷至极。

  人马皆着重甲,列阵密集,他们已然进入冲锋状态,转瞬即至。

  “弓弩手,预备!”

  裴邃疾呼。

  随之,令旗摆动,传令兵奔驰于阵内,大声重复着军令:

  “弓弩手,预备!”

  闻令,弓弩方阵向前,箭弩上弦。

  其阵前的步兵方阵,则取蹲姿,让开视线。

  顷刻间,魏军重骑已近鹿角外围,距阵二百步。

  密集阵型如山压来,视觉冲击力极为震撼。

  “弓箭抛射!”

  裴邃果断下令。

  二百步是弓箭的最大有效射程。

  此时下令,箭射入魏阵时,魏军距梁阵应在一百五十步左右。

  显然,裴邃有意提高杀伤力。

  须知弓箭手只有射一轮的时间,射完便须退后。

  嗖嗖嗖!

  数千利箭升空,迅捷划过抛物线。

  在重力的加持下,它们以更快的速度射向冲锋中的魏军。

  尽管如此,它们对魏军造成的实际杀伤,仍然极为有限。

  大部分箭支,为重甲所挡。

  “看来,对付魏军重骑须得用重箭。”

  萧绍瑜注意到了问题的关键。

  寻常箭支无法射穿重甲,这便是杀伤力有限的根源所在。

  而重箭,必以膂力过人者射之,时人称之为天赋。

  普通梁军兵卒,是难以胜任的。

  刻苦训练可以强化臂力,却有上限。

  “蛋白质摄入不足,练得越狠反而适得其反。”

  穿越前,萧绍瑜还是一位健身达人。

  从科学增肌的角度分析,蛋白质的摄入低于消耗,肌肉总量是在减少的。

  长此以往,肌肉越练越少,力量势必下降。

  惟一的效果,是增加肌肉的耐力。

  所以,科学的讲,此绝非天赋,而是一个后勤供应问题、经济问题。

  亦因此,南梁京营六军,情况要好于州郡兵。

  在营养上,士族子弟是有优势的。

  而他们身上缺少的,则是刻苦训练的作风。

  没有充足的训练,蛋白质也变不成肌肉。

  所以,京营六军亦无营级建制(千人)的重箭兵。

  不成规模,实战效果并不明显。

  “弩箭直射!”

  魏军距梁阵五十步,弩兵依令扣动扳机。

  比之普通箭簇,弩箭射速胜其十倍,穿透力要更强。

  同时,它对臂力的要求亦更低,便于普及。

  噗通、噗通!

  在密集弩箭的打击下,魏军重骑纷纷落马,终于对其造成了有效杀伤。….

    射完一轮,同弓箭兵,弩兵也退出了前阵。

  直面魏军的前阵,交给了步兵方阵。

  重甲步兵持重盾在前,皮甲步兵持长枪于后,他们目视着魏军的迫近。

  骑枪的锋芒,烈马的奋进,骑兵的呐喊。

  气势远胜轻骑,堪称恐怖狰狞。

  想想后世重型坦克,开足马力,列阵疾驰的震撼画面。

  便知此刻梁军步兵,所承受的心里压力,何其之大。

  所幸,阵型仍保持着密集状态,足见训练之有素。

  “放箭!”

  退出前阵,并重新列阵的弓箭兵,发起了新的一轮箭袭。

  裴邃的目标,不在于杀伤,而在于扰乱魏军的视线,提高长枪兵的先手率。

  千钧一发,先刺出长枪者胜。

  砰砰砰!

  疾驰中的魏军,裹挟着强大的动能,撞向了梁军车垒。

  “步兵上前,弓箭抛射!”

  站在最前面的重甲步兵,以重盾顶住车垒,试图将魏军挡在阵外。

  天上有弓箭助战,身后则有皮甲步兵,整齐而凶悍的刺出长枪。

  “刺!”

  随着长枪的刺出,魏军再次大批落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