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遗世毒计

加入书签


"                                                                                “穆兄,尽快解决战斗吧。”

  元睿走后,杨彦超对穆烈说道。

  “好,你我兄弟联手,梁狗必死!”

  穆烈兴奋回应。

  随后,二将尽起所部兵马,对负隅顽抗的左卫军残部,发起了决死冲锋。

  欲毕其功于一役。

  左卫军残部已无退路,他们惟有死战到底。

  一旦抱定死志,反而爆发出了更强大的战斗力。

  超出元睿所料,歼灭左卫军残部将消耗更多的时间,牺牲更多的魏军。

  “左卫军,名不虚传啊。”

  城楼观战的萧绍瑜,惬意的点评着。

  “当然,毕竟左卫军是骠骑将军旧部,屡经血战,可惜了。”

  范雍凝视战场,回应道。

  陆瀚清是主战派的一员,其旧部左卫军中多从之。

  然十年时间,足以改变许多,比如城下的左卫军残部,已被谢宣怀收买。

  之前,他们的避战,哪里还有主战派的样子。

  若非谢宣怀之故,范雍仍愿救之。

  可惜,谢宣怀今日必须死。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量伤亡的出现,左卫军残部即将覆灭,无法挽回。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尚书令乃为国捐躯。”

  萧绍瑜揶揄道。

  “殿下说得极是,尚书令早就该为国捐躯了。

  标下有一点点难过,他死晚了。”

  范伯勋配合到位。

  就是表情上有所不足,他太兴奋了,一点哀痛之情也没有。

  顿丘尽在范雍掌控,故他敢于肆无忌惮。

  此时,城下却在上演感人的一幕。

  “阿韬,你即刻继任谢氏家主,复兴谢氏的使命便落在你的肩上了。

  你速带全部谢氏死士,突围吧!”

  谢宣怀作出了最后的嘱托。

  他已然有了死的觉悟,而唯一割舍不下的便是复兴谢氏。

  家主之位传于谢韬,实是出于无奈之举。

  奈何他膝下惟有一女,无所传。

  这也是他一直栽培谢韬的缘故,即使心知谢韬不堪大用。

  “大伯,咱们一起突围吧。”

  谢韬动了真情。

  感情之外,他也离不开谢宣怀的庇护。

  “不!本官若走,军心必溃,你我皆要殒命于此。

  为了复兴谢氏,你必须走!”

  “大伯!”

  谢宣怀抱紧了谢韬颤抖的肩头,留下了平生最后一条毒计:

  “突围后,你立即回京,告知太子殿下:

  陛下已孤军陷重围,必失于魏!”

  临近死亡,他已然想得通透,梁帝就是要借魏军之手除掉他。

  元睿率军北返,更坚定了他的判断。

  若非元沐求援,元睿断不会匆忙北返。

  而能威胁元沐者,必是梁帝。

  显然,梁帝并未率军南渡。

  梁帝率梁军主力犹在淮南,却不曾发兵相救于他。

  谢宣怀若再想不明白,南梁官场便白混了,自诩多智不过笑话尔。….

    战局胜负未定,他却让谢韬谎报太子,自有所虑。

  梁帝必崩,则太子必从速僭越登基。

  一旦太子手握皇权,必断梁帝补给,促其早崩,方可安居龙庭。

  如此,梁帝驾崩,谢宣怀便算为自己报了仇。

  于谢韬而言,建从龙之功,必为太子倚重,利于复兴谢氏。

  “啊!”

  闻计,谢韬惊呼。

  私通魏军,里应外合弑梁帝,他敢行此悖逆之事。

  因为这种情况梁帝必崩,毫无意外,于他则毫无风险。

  然而没有他做内应,元沐即便胜得了梁帝,却无必诛之的把握。

  待梁帝返京,他便前途未卜了。

  梁帝与太子之间,很难判断出来,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相比而言,梁帝的胜算要更大。

  届时,他难逃一死。

  “无须多虑,依计行事,陛下必崩。

  有此从龙殊勋,太子殿下方能力排众议,着你继任尚书令之职。

  否则,朝中资历胜于你者,何其之多!”

  谢宣怀为其解惑。

  其中,“继任尚书令”是蛊惑之词。

  太子登基后,中书令刘广博必然走到前台,谢韬无论如何也争不过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