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右卫牵制-第2/2页

加入书签
  同时,他挑明:即使左卫军参战,也是只守不攻,让杨彦超放心。

  其二,便是大有深意而不可明言的了。

  于北朝而言,梁帝亲征何尝不是一个天赐良机呢?

  若能一战将其擒获,群龙无首的南梁千里江山,还不是唾手可得。

  只要元沐留下偏师,牵制陆瀚洲所部,令其动弹不得。

  自己则亲率主力,挥军东进。

  合元、杨两军之力,击败梁帝的可能性极高。

  届时,谢宣怀便可拥立太子登基为帝,底定从龙殊勋。

  而后再与北朝谈和罢兵,稳定朝局。

  至于割地纳贡,谢宣怀并不在意。

  只要能保住江南膏腴之地,尽可放弃江北淮南之地。

  与北朝划江而治,便是他的底线。

  北人不善水战,短期之内也无法凑出足数战舰,江南之地本就鞭长莫及。

  不损一兵一卒,便将江北淮南千里沃野纳入版图,谢宣怀不信北朝皇帝不动心。

  临出京前,他还做了一些其他准备。

  其中,就有怂恿太子发动门人检举政敌。

  这里有为太子顺利即位,早作准备的意思。

  先行折断,豫章、晋安二王的朝中羽翼。

  待梁帝落入虏手,他们还能拿什么来对抗太子登基呢?

  此二王尚且只能接受现实,遑论其余诸王。

  届时,只须将朝中空出来的位子,尽数安插亲信门人。

  再加上原有的朝中势力,便大事可定。

  退一步说,即使梁帝没有就擒,也可起到分散他注意力的作用。

  使其无暇顾及,谢韬的异常之举。

  得信的谢韬,不敢怠慢。

  他既兴奋异常又极度紧张,渴望从龙又惧东窗事发,患得患失。

  当然,他的心中也有,不能除掉萧锋的惋惜。

  最终,他完全按照谢宣怀的指示,传令左卫军诸营疾援萧锋。

  左卫诸将的内心,与右卫同袍是一样的。

  他们对谢韬明目张胆地避战,早已怨声载道。

  不同的是,他们必须无条件、不打折扣地服从其将令,不能擅自与北虏交战。

  须知糊弄谢韬容易,而谢宣怀的眼里,却是不容沙子的。

  只要稍有异动,谢宣怀必然能有所觉察。

  因此,梁帝对左卫诸将的交代,要更严厉。

  他对谢宣怀的提防程度,亦远超于曹兴霸。

  《梁书·武帝纪》载曰:

  右卫将军曹兴霸,率军牵制魏扬威将军杨勇。尚书令谢宣怀图谋不轨。

                                     .

  闲话风尘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