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破营之战-第2/2页

加入书签
  叶清玄率一都中兵,列队护卫,非传不得入内。

  身着金甲、腰悬英华剑的萧绍瑜,端坐帅案之后,满面春风。

  “此战运筹帷幄之功,当属范宁远;破阵摧坚,则非薛司马莫属;乱敌于先,功归李逸。

  凡有战功者,本王已命东阳先生如实记录在册。”

  实际指挥此战者,确是范雍。

  然依大梁律,运筹帷幄之功却是要算在萧绍瑜的名下。

  他将此泼天之功让予范雍,单论这份胸襟便足以折服诸将。

  将薛子都列为次功,他则是在向诸将宣示公允。

  如薛子都这般北归之将的战功,他都能不瞒不压,做到一碗水端平。

  遑论南梁土生土长的诸将呢。

  当事者薛子都的心中,更是五味杂陈,冷暖自知。

  自其归附以来,梁帝确是待其不薄。

  然于济阴,他却是屡遭白眼,空有司马之名。

  除了所部重骑,济阴郡兵的一兵一卒他都调动不了。

  在沈贺的有意排挤之下,他也只能忍气吞声,数年无功,半阶未升。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太子虽在意他这支战力,却不愿他因升迁而调离门人治下。

  正因揣摩到了太子的这种心理,沈贺才敢明目张胆地打压于他,尽量将其边缘化。

  沈贺的想法,不难理解。

  他就是担心简在储心的薛子都,一朝得势会压在自己的头上。

  此刻,萧绍瑜的公允,自然赢得了薛子都的好感。

  而将李逸,列为战功第三,则有举贤不避亲之意。

  毕竟李逸的身份,是萧绍瑜的亲卫。

  若再考虑李逸出身寒门,萧绍瑜此举便有笼络军心之效了。

  须知梁军之中,寒门不过都头。

  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寒门子弟而言,终其一生最多也就到队长。

  再往上,就要看出身门第了。

  是故,萧绍瑜凭功李逸,便是立木为信。

  “谢九殿下!”

  诸将皆发自内心地拥戴萧绍瑜。

  他们的目光,是那样的热切。

  应喝声中,更是气势如虹,那里有渴望沙场再立新功的雄心。

  重兵围城的如山压力,彻底崩塌。

  求胜的信念,占据了他们的心头。

  “士气可嘉,军心可用。”

  萧绍瑜笑着,想着。

  他同样深受感染与鼓舞。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兴兵破营,大捷,嘉奖三军。

                                     .

  闲话风尘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