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洞若观火

加入书签


"                                                                                实际上,这次的事,冯国栋是没有丝毫回避空间的。

  因为这还关系着,陈思浩在晋安王心中的观感。

  若是荐人不淑,便在其心中失了分。

  他是不会允许,冯国栋首鼠两端耍滑头的。

  “附我陈氏骥尾,可是要听招呼的!”

  辞别了晋安王,回到府中的陈思浩,亲书此事来龙去脉。

  令其二弟督促冯国栋,一定要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坚决执行晋安王的钧令。

  当然,他也叮嘱其弟,信看过了便即刻销毁。

  毕竟这种东西,留着就是个麻烦。

  须知稍有不慎,便有落入典签府探子之手的可能,他不得不防。

  阳城县衙,已被临时驻军的冯国栋征用了。

  后堂之中,他正在与陈思汉密谈。

  “二爷,昌刺史那边本官斗胆,或许可以拖上一时。

  可是,陛下授予了萧护军持节之权。

  若是本官不遵其令,他可是有权不奏而斩的!”

  听了晋安王交代的事,冯国栋立刻犯难了。

  依常理,初投门下,理应听命。

  可是,这个命是能要了他的脑袋的,他怕了。

  偏偏又不好拒绝,否则必然不能见容于晋安王。

  他苦心钻营的门路,亦将付之东流,得不偿失。

  “冯司马,待萧护军与杨彦超交上手,他是顾及不到你这里的。

  所谓鞭长莫及嘛,无须怕他。”

  陈思汉开解道。

  “可是,只要他腾出手来,是一定会追究的。”

  不是随随便便的三言两语,便能轻易忽悠冯国栋的。

  他的戒惧之心仍在。

  “北军兵多将广,阳城之外发现万余精骑,也不是不可能的。

  冯司马为保南兖州西面门户不失,拒绝贸然出兵,相信陛下是能理解你的一片苦心的。

  家兄再从旁为你美言,除了嘉奖表彰,还能有什么结果呢?”

  “二爷妙计!”

  见虚应无法奏效,陈思汉便将其兄信中之计说了出来。

  果然,成功地说服了冯国栋,去了他的后顾之忧。

  阳城兵就此无视萧锋将令,按兵不动。

  ......

  梁宫,朱华殿。

  檀香缭绕,光线明亮。

  “陛下,萧护军怕是要有危险了。”

  于御案之前,锦服温润的苏霖之,像是在说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语气平和而无波澜。

  实际上,萧锋的处境已然危机四伏。

  若无回天手段,兵败人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更危险的是:他尚不知危机同时来自于内部,而非仅是宿敌杨彦超。

  退一步说,就算他能窥破阴谋,也无法跳出此危局矣。

  毕竟睢陵之围不解,他是不会也不能退兵择期再战的。

  须知皇子的命,可比他的命来得金贵。

  作为梁帝死忠的他,惟有迎难而上。

  “都忍不住了吧。”

  梁帝饱经沧桑的低沉嗓音,自御案后传来。….

    他仍在伏案批阅奏章,笔势流畅依旧,未受影响,甚至没有感到丝毫的意外。

  “安插在左卫军中的探子密报,谢左卫与北将杨彦超之间频繁书信往来。

  穿针引线之人是聚贤庄的氐人申屠昆,幕后之人应该是尚书令。”

  苏霖之有条不紊地汇报着,声音虽低却字字清晰。

  “暗通虏将,决战之时避战,假北虏之手置萧卿于死地,当真是好算计。

  只是可惜了朕的爱卿与京营将士,朕可是会心疼的。

  你的判断是对的,谢韬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尚书令近日有何异动?”

  梁帝无须细想便知,真正的幕后大佬必然是谢宣怀,谢韬还不够分量。

  在萧锋所部精锐损失殆尽之后,才具不足的谢韬,无法保证麾下左卫军就一定能安然退回。

  若是杨彦超翻脸不认人,来一手黑吃黑,继而动了围歼左卫军的念头。

  谢韬是难以应对如此局面的。

  届时,他自己能否脱身都是未知之数。

  机遇是难得一遇的良机,风险也是同时并存的。

  谢韬虽恨透了屡屡阻碍其仕途的萧锋,却肯定没有足够的勇气以身试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