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你站出来

加入书签


"                                                                                “本王要恭喜刘参军了,呵呵。”

  “下官愿闻其详。”

  刘广升一脸笑意,他是真希望萧绍瑜纳了他女儿。

  当然,他不会奢望正妃之位,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本王觉得,济阴刘氏家主之位,还是你来当更好。

  令弟德不配位啊。”

  萧绍瑜笑着摇摇头,不掩饰对刘广平的轻视。

  何谓德不配位?

  萧绍瑜的评价标准是:

  凡与他作对的人,就是无德之人,必须干掉。

  空出位子,好安排自己人。

  “下官多谢殿下美意。”

  重夺家主之位,也是刘广升所期望的,他很高兴。

  萧绍瑜逼刘广平退位的筹码:库银和通虏。

  刘广升都是知情的,故未问。

  他相信,此二筹码在手,刘广平是逃不出萧绍瑜的手掌心的。

  自己重登家主之位,可谓指日可待。

  “本王已得密报,令弟今夜起事,要弑本王!”

  萧绍瑜说得很平静,好像刘广平要杀的根本不是他。

  闻言,刘广升惊起,连忙表态:

  “下官与他势不两立,若有事需要下官去办,殿下尽管吩咐。

  只是请看在下官的薄面上,不要牵连济阴刘氏一族。”

  谋杀国家郡王,与谋反无异。

  萧绍瑜就是尽诛济阴刘氏一族,也是符合梁律的。

  就算报到朝廷,也是翻不了的铁案。

  刘广升不关心刘广平的死活,也不担心萧绍瑜会牵连他。

  他只是不想接手,一个破败不堪的济阴刘氏。

  至于本应押在郡牢的刘广平,是怎么逃出去的,他并不知情。

  他安插在郡牢的眼线,狱卒王六,今日并不当值。

  实际上,王六就是当值,也不会传给他任何消息的。

  因为被陈朴屏退的那几名当值狱卒,已被李逸暗中处理掉了。

  故刘广平如何逃出的郡牢,将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

  “这是自然,本王一贯尚仁,最是见不得动不动就屠族灭家。

  须知大梁乃礼仪之邦,当行圣人的恕道。

  可惜,人心不古,恕道不行。

  然刘参军尽可宽心,不管他人,本王行恕道。

  故只诛刘氏嫡脉二房,抄其家资,以儆效尤,余者概不牵连。”

  萧绍瑜大谈圣人之道。

  自魏晋以降,尊儒退出历史舞台已有三百余年。

  儒家不兴,人们心中便就没了道德约束。

  仁义不行,恶人遍地,世风日下。

  这也是魏晋南北朝混乱的根源。

  当然,儒家文化也有着自身的短板。

  稳定人心,是它的优势,故盛世多兴儒。

  然于乱世,欲图强国,却非儒家文化所长。

  伟人曾言:“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建树的,都是法家。”

  强国,乃法家之长。

  秦始皇统一六国,如是。

  号称无为而治的汉文帝,其实对律法也是十分重视的。….

    何谓无为,不是什么也不管,而是按照律法的规定去做就好了。

  故皇帝只需制定好律法,天下大可无为而治。

  当然,现在的南梁还轮不到,萧绍瑜来说三道四。

  但有点理想,总是好的。

  不想当皇帝的王爷,多是高调享受荣华,萧绍瑜多低调啊。

  “殿下,圣王之资!”

  刘广升大赞。

  “不能让诸贤久候,随本王出去吧。”

  萧绍瑜起身,缓步出堂。

  今夜的宴会,会场布置在假山环绕的人工湖旁。

  赏月,饮酒,观舞,景好意也好。

  此刻,诸贤就席,主案已成众星拱月。

  “九殿下,到!”

  范伯勋先入会场,高声宣布。

  随后,萧绍瑜才在刘广升的陪同下,步入会场。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在萧绍瑜这里,最炙手可热的济阴人,非刘广升莫属了。

  这也是萧绍瑜,有意传达给他们的。

  刘广升为何受宠?

  人家已经捐粮过万石了。

  (借的那一万石,在萧绍瑜这,也算捐的。)

  (估计刘广升也是这么想的,聪明人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