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斗阵落幕

加入书签


"                                                                                十年前,范氏蒙难后,叶清玄与周盛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原因不在于性格,而在于出身。

  周盛出身士族,其家族依附于兰陵范氏。

  族中长辈,很多人都是范隆之的部下。

  像他这样的年轻一代,自然在范雍麾下效力。

  这是士族间的一种规则,类似于世袭。

  父亲是范氏的部下,儿子就必须是范氏下一代的部下。

  随着兰陵范氏的倒台,分崩离析,周氏便失去了靠山。

  尽管范雍组建了新昌范氏,然而受大环境的影响,周氏是不能主动靠拢的。

  靠拢便意味着,范雍是在收拢兰陵范氏的旧部。

  要起兵反抗朝廷么?

  范雍是明白人,他知道自己无法反抗朝廷。

  是故,他亦未向曾经的附属家族发出号召,其中自然包括周氏。

  在南梁,士族皆属于某一利益集团。

  没了靠山的周氏,既不能向范雍靠拢,又不愿改换门庭。

  在南梁士族圈中,自然要受到排挤、打压。

  周盛便是深受其害。

  同样是出身士族的缘故,他无法像叶清玄那样洒脱。

  叶清玄出身寒门,在士族把持朝政的南梁,他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

  最好的归宿,便是作为士族中人的幕僚,或者部将。

  那些显赫的官位、将号,他是连想都不要想的。

  是与范雍的结识,让他看到了冲破这种制度牢笼的希望。

  因为出身南梁四大门阀的范雍,竟然与他义结金兰了。

  待到范氏蒙难,他选择了离开范雍。

  这不是无情,而是兄弟情深的选择。

  与寒门之人结拜,并给予重用,已令范雍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之前有父亲范隆之护着,没人能把范雍怎样。

  然而兰陵范氏垮了,身为南梁首臣的范隆之终身监禁了。

  他继续留在范雍的身边,那就是授人以柄、给人攻讦范雍的口实。

  选择离开,实是出于无奈。

  但他离开了范雍,却没有离开北徐州。

  若是有一天朝廷要除掉范雍,他必然回到范雍的身边,与其并肩作战。

  所幸,这一天没有出现。

  更幸运的是,萧绍瑜出现了。

  投入萧绍瑜幕下,为其效命,便是在变相帮衬范雍。

  尤其是,萧绍瑜在北徐州牢的那段话,让他再次看到了希望。

  若是因此而给萧绍瑜带来了麻烦,他再离去不迟。

  “正是叶某!”

  叶清玄大声回应杨彦超。

  他以身为范雍的义弟而骄傲。

  他要告诉南梁士人:寒门亦有人杰出。

  雪月银枪,枪潮更加汹涌,铺天盖地,欲将虏将淹没。

  一人气势正盛,一人连战多时。

  一人枪马奋进,一人缓缓后退。

  此消彼长,叶清玄一举占据场中主动。

  令所有观战者,皆瞠目结舌。

  “这么强么?”….

    陈朴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算。

  他挫伤梁军士气的图谋,破产了。

  “好强!”

  城头观战的梁军将士,则是大受鼓舞。

  前两阵的压抑,被叶清玄的强大攻势,一举荡尽。

  北军阵中兵卒,却是瞬间失声。

  他们惊骇于,心中的神祇竟然在被梁将吊打!

  此刻,身处困境的杨彦超,已然恢复了冷静。

  大敌当前,他不敢再有杂念。

  眼眸中闪烁着,草原苍狼般冷峻的目光。

  掌中丈八铁枪,暂取守势,屡屡化解危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叶清玄强攻不下,消耗甚巨,杨彦超守中偶有反击,局势渐有扭转。

  然而,这不代表,杨彦超有反败为胜的绝对把握。

  更大的可能是,战况将陷入长时间的胶着。

  至于胶着之后,也许是一方的险胜,更大的可能是两败俱伤。

  “殿下,下令鸣金吧。”

  范雍虎目深邃,洞悉战局,他谏言道。

  萧绍瑜有意没有立刻答应,他不是看不懂,而是在等。

  “九殿下,请下令鸣金!”

  周盛也站了出来,请求停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