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内有隐忧

加入书签


"                                                                                “叶参军,随他们去吧。”

  叶清玄的话,说到了萧绍瑜的心里。

  他也想江湖一回,看谁敢不给爷的面子!

  然而理智告诉他,不能这样做,至少现在还不行。

  只要叶清玄一出手,便算与济阴士族撕破了脸皮。

  诸氏家主,反而更不会买他的账了。

  待到战局促使,他强行接管兵权时,岂非弄巧成拙?

  离开士族的支持,城内人心不和,睢陵同样是守不住的。

  另外,诸氏家主与太子之间,有着设局夺田的宿怨。

  他们此时的表现,大概率是畏惧于太子的淫威,不得不如此。

  故陈朴、刘广平之流,不过是仗着太子的势,才将他们强行邀请了去。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萧绍瑜尚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与太子仍然不可相提并论。

  将心比心,他也能理解诸氏家主的难处。

  “有劳刘参军,又跑一趟。

  本王的本意,不过是想号召大家,出钱出粮共保睢陵。

  既然陈郡丞出面了,也是一样的。”

  萧绍瑜表现得很豁达,诸人对他的怠慢,似乎并未放在心上。

  他与陈朴间的过节,刘广升再清楚不过了。

  正因此,他认为,这是萧绍瑜顾全大局的表现。

  毕竟,此刻的睢陵乱不得,确实不宜节外生枝。

  确如其想,萧绍瑜考虑的正是济阴大局。

  若城中士族肯出人出粮,这个召集人的风头让予陈朴,也无所谓。

  关键还是诸氏家主的态度,是否支持。

  支持的话,又能支持到什么程度。

  “刘参军,你是济阴的老人了,经历的事也多。

  依你之见,诸氏家主能拿出来本族私兵与钱粮,共保睢陵么?”

  萧绍瑜礼貌的,征询刘广升的意见。

  刘广升不论身份、地位,还是应持立场,理论上与诸氏家主是相近的。

  对于他们的心思,他应该是很清楚的。

  刘广升略作思考,而后谨慎回话,语气中透露着悲观情绪。

  “十年前,每遇北军来袭,各家确能做到毁家纾难,鼎力相助。

  然而如今,却是未必。”

  “缘何?”

  “当年的睢陵守将,乃是如今的萧护军。

  有大梁廉颇在,没人相信城池会被攻破。

  陈郡丞嘛,怕是远没有这份威望。”

  刘广升的意思,在于信心二字。

  萧锋威名赫赫,值得信赖。

  不知兵的陈朴,则胜算寥寥,难以取信诸氏家主。

  其实,还有一层隐晦之意,刘广升并未挑明。

  当年,新朝初立,诸皇子尚幼,党争远没有时下来得复杂、激烈。

  “令弟与陈郡丞关系匪浅,他不会见死不救吧?”

  萧绍瑜问道。

  郡望刘氏的本族私兵,必然要强过其余士族,财力、底蕴使然。

  以刘广平和陈朴狼狈为奸的交情,理论上,他应该帮陈朴的。….

    萧绍瑜要将此事确定下来,再作其他考量。

  然而,刘广升的回答,却令他颇为不解。

  “他会的!”

  刘广升想都没想,答得痛快至极。

  他算是看透了自己这个二弟,那就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心狠着呢。

  见萧绍瑜面有不解之色,他解释道:

  “不瞒殿下,您来济阴之前,太子殿下交代下官一件差事:

  尽数收购本郡涝田,所需钱粮皆由刘氏出。

  作为回报,朝廷拨下来的赈粮,经沈贺之手转入刘氏名下。”

  闻言,萧绍瑜隐隐地看了李东阳一眼,不得不佩服他推断的精准。

  “刘参军的意思是:

  若是令弟倾力相助,便无力收购涝田。

  届时,就算睢陵守住了,太子殿下的差事却是无法完成。

  与其如此,不如隔岸观火。”

  “殿下睿智,下官正是此意。”

  刘广升坦诚承认。

  若连刘广平也置身事外,城中士族之力便难以指望。

  粮草不济的弊端,亦将无法化解。

  短时之内,萧绍瑜可以挪用部分,从刘广升处借的那一万石赈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