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升堂公审(一)

加入书签


"                                                                                “诸位,九殿下驾临济阴乃是奉了陛下的旨意,代表朝廷主持赈灾。”

  萧绍瑜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如老僧坐禅。

  “阳气太盛,参汤喝多喽。

  早知如此,来根九百年的不就结了。

  可惜了本王宝贵的鼻血。”

  他端着郡王的驾子,势将铁血郡王的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

  心里则为了自己的鼻血,正在深深地谴责着千年人参呢。

  柳世权则代行开场。

  “九殿下,确实不宜过早表态。”

  在他眼里,萧绍瑜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

  到底是京中来的皇子,登过明堂之人。

  他目光如刀,沉稳的声音陡然变得犀利起来:

  “然济阴太守沈贺,身为本郡父母,却凡事自作主张,屡出昏招,另有图谋,终致灾情恶化。

  更兼胆大妄为,曲直不明之际,竟以欲加之罪尽屠郡望许氏满门。

  其人可谓罪行累累。”

  此言一出,除了一脸黑气的刘广升,诸氏家主皆朝萧绍瑜投来友善的目光。

  原因很简单,他们相信:

  柳世权所言,代表的是萧绍瑜的立场。

  而开场便推翻了许崇古谋反的定论,足见萧绍瑜明显是站在士族一边的。

  “九殿下深明大义啊。”

  实际上,刚正不阿的柳世权,不过是就事论事。

  他并没有与萧绍瑜,事前沟通协调立场。

  诸氏家主或许不知隐情,萧绍瑜却是了然于心的。

  “柳公乃孤臣也。”

  他不会偏向萧绍瑜,也不会偏向太子,他只会秉持梁帝之意。

  然而,也不能说诸氏家主所想全错了。

  萧绍瑜确实是要站在士族阵营的。

  与太子党这等庞然大物交恶,并非儿戏。

  李东阳有他的后招,萧绍瑜也有自己的妙计。

  总之,必要的准备是多多益善的。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结党。

  而济阴士族,就是他锁定的第一个目标。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须知他们与太子之间是有刺的。

  既然太子因为自己的愚蠢推了一把,萧绍瑜便没有不拉一把的道理。

  此消彼长,便是可乘之机。

  当然,萧绍瑜也是清醒的。

  “本王气候未成,拉拢仅能留于表面。”

  但迈出了第一步,终归是可喜的。

  为了占稳立场,传递明确的信号,萧绍瑜朗声宣布:

  “州粮失窃一案,关系许氏一族之清白,便从此案开审吧。”

  说完,他看了柳世权一眼,示意后者开始审理案情。

  柳世权会意,沉声道:

  “传州粮失窃夜当值郡将。”

  早已在堂下等候传唤的郡将,闻声入堂。

  “薛司马,州粮失窃夜,城防可是由你负责?你可在值房?”

  来人恰是济阴司马薛子都。

  对于沈贺的案子,他唯恐避之不及。

  偏偏当夜确是他负责城防,只好勉为其难出堂回话。….

    “正是下官,当夜下官寸步未离值房。”

  “宵禁之后,可有人出城?”

  “据当值校尉报告,许员外有一批货物急着出城,其族人暗示货物是运往京城的。

  校尉不敢怠慢,便破例开城放行。

  除此,无人出城。”

  “传当值校尉。”

  柳世权话音甫落,当值校尉便快步入堂。

  “薛司马供述:州粮失窃夜,有许氏族人自你防区运货出城,可有此事?

  小心回话!”

  柳世权有意加重语气,远没有问话薛子都时那般客气。

  堂下校尉顿生畏惧,丝毫不敢隐瞒。

  “有!来人自称许氏族人,只是有些面生。”

  他是随薛子都,一同来归的河东人。

  而刘虹去青岚宗学艺多年,刚回济阴不久,他看着面生并不奇怪。

  柳世权知道他的来历,对他的回话还是相信的。

  无论是本郡士族,还是太守沈贺。

  对于他这样没有根基的人,那都是不能得罪的。

  于他而言,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如实回话。

  “若是让你当面指认,可能认出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