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破局之机-第2/3页

加入书签
  “逢此青黄不接之际,柳刺史又负有确保边军供粮之责,怕是不会轻易允准的。

  九殿下,您可是身负皇命。

  故惟您出面,方能确保柳刺史放粮。”

  北徐州与北朝隔淮水相望,实乃边疆重镇。

  柳世权的首要职责,便是确保边军粮草无虞,军心稳定,防线稳固。

  若是擅动州仓,一旦北朝来犯,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沈贺说的是事实,而这也是他需要行贿的原因。

  若是萧绍瑜不愿出面,他自己又不想承担责任。

  那么,他后续的所有谋划,终将是水中月镜中花。

  而且他也确实担心,灾民因断粮而哗变。

  总之,他是等不起的。

  此事若成,一百万钱绝对送得不亏。

  然而,萧绍瑜笑而不语,看着手中的庄票直吧嗒嘴。

  “嫌少?”

  沈贺狠了狠心,再下筹码。

  “只要九殿下您亲笔手书一封,女山湖周边山泽的经营权,便划归南康郡王府。

  另外,下官必从速彻查库银失窃一案,还范兄一个清白。”

  今晨,刚传来朝廷的旨意:

  “新昌太守范雍,因涉嫌济阴库银失窃一案,暂时交由刺史柳世权看管。”

  据李东阳分析:

  将范雍交给柳世权看管,而非押赴刑部,应该是出自梁帝的决断。

  保护范雍,便是保护萧绍瑜。

  惟如此,萧绍瑜的济阴之行,方能继续下去。

  梁帝需要的是真相。

  若是沈贺坐实了叶清玄与范雍合谋作案,等待范雍的就不是暂时看管了。

  铁证面前,梁帝是不会再保范雍的。

  “嗯,蛮有诚意的,本王被你感动了。”

  萧绍瑜俊面斯文,明眸转动,正欲同意。

  忽然,一旁传来李东阳的声音:….

    “本官久闻柳公为官刚正不阿,一封手书的分量肯定不够,怕是非殿下亲至不可啊。”

  闻言,萧绍瑜饶有兴致地朝李东阳看去,心中更是激起碧波涟漪。

  “老李啊,难不成你还想接着敲么?

  悠着点,别敲崩了。”

  “这......”

  沈贺语竭,犹豫了。

  他陷入沉思,心中左右权衡着。

  放萧绍瑜出去,就意味着脱离掌控,是存在一定隐忧的。

  然柳世权的为人,确如李东阳所说,固执得很。

  一封手书的分量,怕是还真不一定够。

  而往返睢陵与燕城,最快也要一日,还须昼夜兼程。

  偏偏形势所迫,他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试错。

  又想想“义举”中,萧绍瑜的表现还算老实。

  他便有了决断:

  “有劳九殿下了。”

  李东阳朝萧绍瑜点点头,萧绍瑜有所领悟,回道:

  “那本王便勉为其难,尽力而为。”

  ......

  待沈贺走后,堂内只余萧绍瑜三人。

  “殿下可是想问,下官为何坚持非您亲往不可?”

  李东阳明知故问。

  他眸中内敛的光华渐渐绽放,神采飞扬起来。

  其实,萧绍瑜一直在默默思考这个问题。

  虽然稍有头绪,却仍有困惑不解之处。

  “柳公能帮本王么?边军粮草,又如何保证?”

  范伯勋的反应也不算慢,他似乎抓到了一直在等待的“破局之机”。

  “脱离掌控,方有破局之机么?”

  情不自禁的他,不觉间左手已经紧紧地握住剑柄,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李东阳胸有成竹,妙计天成,侃侃而谈:

  “困于睢陵,无异于坐以待毙。

  借势暂时脱离沈贺掌控,方能海阔天空,此其一也。

  其二,正是殿下所问,柳公能否鼎力相助?

  下官以为,能!”

  萧绍瑜二人,顿时被吊足了胃口。

  范伯勋的目光更显急切,他忙催促道:

  “李长史,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李东阳淡淡一笑,随即剥丝抽茧,逐层剖析,娓娓道来:

  “范太守与柳公同州为官多年,自是相熟。

  他官声如何,又能否做出窃取库银这等龌龊事?

  柳公当心如明镜。

  州内有人兴风作浪,有人蒙受不白之冤。

  致使边镇动荡,蒙内乱之嫌,生北朝可乘之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