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先生,沈贺口中的善举,你怎么看?”
清流出身的李东阳,见惯了入品之族所谓的善举,此间之龌龊了然于心。
他手捋须髯,从容说道:
“以解黎庶之名,行兼并土地之实。
此事早年于各州便已屡见不鲜,近年更是变本加厉。
而陛下近年渐行宽仁,对士族约束乏力,此乃庙堂之因。
虽于皇族与士族间愈发和谐,却遗远忧。
前车之鉴,殷鉴不远。”
纵容士族,是一柄双刃剑。
皇族强盛之时,自然万族归心,开一代盛世,正如此时的南梁。
然若皇族祸起萧墙、操戈于内,亦或重创于外,一旦势弱,士族的野心必然失控。
李东阳是在隐晦地暗指前朝旧事,对南梁的未来深表忧虑。
“父皇早年奋发有为,例行节俭至今不改,乃一代开国明君,不应不知其害呀?”
萧绍瑜深表不解。
梁帝在他心中的形象,无疑是伟岸的,这与他是否受宠无关。
他不相信梁帝看不清纵容士族的弊端。
“你为什么要妥协呢?”
李东阳没有继续深说,而是献策应对眼下之局。
“陛下的态度是容忍的,单凭此事,绝不是殿下的破局自救之机。
殿下不如顺水推舟,博其一笑吧。”
萧绍瑜默然了。
他知道此举遗祸不浅,却也明白李东阳是对的。
“泥菩萨过河,本王也是自身难保啊,对不住喽。”
提及破局,因忧心父亲而心中一团乱麻的范伯勋,情绪稍有急切。
“李长史,何为破局之机?”
身为谋主的李东阳,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这个问题本身不难。
难的是,如何在沈贺的眼皮子底下金蝉脱壳,神不知鬼不觉地去破题。….
“库银,只要追踪到库银的下落,范太守与叶谷主自然不辩自清。”
“如何追踪?”
“不能追查,至少现在不能。”
“这又是为何?”
李东阳给了他希望,却瞬即破灭,范伯勋更加疑惑了。
“此案的唯一线索,是李逸提供的。
殿下可以要求提审他,寻求突破,却避不开沈贺。
一旦太子殿下得知殿下谋求脱离掌控,反而害了令尊,甚至牵连殿下。
而且我不认为,能从李逸那里得到有价值的线索。”
很简单,李逸若是清白,该说的必然都说了。
若是同谋,必然不会吐露实情。
总之,问不出什么的。
如此,与其平白引起太子和沈贺的警觉,倒不如置之不理,以示顺从。
当局者迷,李东阳一语点醒迷茫中的范伯勋。
他沉默了,不再追问,因为他不想令萧绍瑜为难。
时间不知不觉中已然过了正午,悬于万里晴空的骄阳,愈发炽热。
百万庄票到手,萧绍瑜自然如约出席。
然应郡衙之召而来的灾民,他们的内心却是寒如严冬。
冰火两重天。
“诸位,郡仓已无粮可赈。”
沈贺的开场白,犹如一盆刺骨冷水,无情地浇下。
于灾民寒冷的内心,已然冷水化作坚冰,他们被深深地刺痛。
“幸有本郡望族刘氏刘员外,素怀仁德。
愿慷慨解囊,以千金之谷义购洪涝之田,堪称毁家纾难。”
灾民静静地听着,这是他们最后的筹码。
高台之上的沈贺,举手投足间神情愈发激昂,似乎刘员外出的价格极为可观。
“经首倡义举的南康郡王殿下核准,一亩地可得谷一斗!”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一斗谷?
不过是延一家人数日之命,却要倾尽祖荫。
灾民无不陷入深深地纠结。
灰暗的眼眸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单薄的身躯,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
是身无立锥之地的苟活数日,还是延续祖荫而甘愿饿死?
“果然,恶人本王来当,善人你们来作,算盘打得挺精啊!”
平白担了恶名的萧绍瑜,内心何尝不是备受煎熬呢。
满腹心事,跃然深锁乌眉间。
面色渐渐潮红,十指紧握,血色苍白,他已如坐针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清流出身的李东阳,见惯了入品之族所谓的善举,此间之龌龊了然于心。
他手捋须髯,从容说道:
“以解黎庶之名,行兼并土地之实。
此事早年于各州便已屡见不鲜,近年更是变本加厉。
而陛下近年渐行宽仁,对士族约束乏力,此乃庙堂之因。
虽于皇族与士族间愈发和谐,却遗远忧。
前车之鉴,殷鉴不远。”
纵容士族,是一柄双刃剑。
皇族强盛之时,自然万族归心,开一代盛世,正如此时的南梁。
然若皇族祸起萧墙、操戈于内,亦或重创于外,一旦势弱,士族的野心必然失控。
李东阳是在隐晦地暗指前朝旧事,对南梁的未来深表忧虑。
“父皇早年奋发有为,例行节俭至今不改,乃一代开国明君,不应不知其害呀?”
萧绍瑜深表不解。
梁帝在他心中的形象,无疑是伟岸的,这与他是否受宠无关。
他不相信梁帝看不清纵容士族的弊端。
“你为什么要妥协呢?”
李东阳没有继续深说,而是献策应对眼下之局。
“陛下的态度是容忍的,单凭此事,绝不是殿下的破局自救之机。
殿下不如顺水推舟,博其一笑吧。”
萧绍瑜默然了。
他知道此举遗祸不浅,却也明白李东阳是对的。
“泥菩萨过河,本王也是自身难保啊,对不住喽。”
提及破局,因忧心父亲而心中一团乱麻的范伯勋,情绪稍有急切。
“李长史,何为破局之机?”
身为谋主的李东阳,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这个问题本身不难。
难的是,如何在沈贺的眼皮子底下金蝉脱壳,神不知鬼不觉地去破题。….
“库银,只要追踪到库银的下落,范太守与叶谷主自然不辩自清。”
“如何追踪?”
“不能追查,至少现在不能。”
“这又是为何?”
李东阳给了他希望,却瞬即破灭,范伯勋更加疑惑了。
“此案的唯一线索,是李逸提供的。
殿下可以要求提审他,寻求突破,却避不开沈贺。
一旦太子殿下得知殿下谋求脱离掌控,反而害了令尊,甚至牵连殿下。
而且我不认为,能从李逸那里得到有价值的线索。”
很简单,李逸若是清白,该说的必然都说了。
若是同谋,必然不会吐露实情。
总之,问不出什么的。
如此,与其平白引起太子和沈贺的警觉,倒不如置之不理,以示顺从。
当局者迷,李东阳一语点醒迷茫中的范伯勋。
他沉默了,不再追问,因为他不想令萧绍瑜为难。
时间不知不觉中已然过了正午,悬于万里晴空的骄阳,愈发炽热。
百万庄票到手,萧绍瑜自然如约出席。
然应郡衙之召而来的灾民,他们的内心却是寒如严冬。
冰火两重天。
“诸位,郡仓已无粮可赈。”
沈贺的开场白,犹如一盆刺骨冷水,无情地浇下。
于灾民寒冷的内心,已然冷水化作坚冰,他们被深深地刺痛。
“幸有本郡望族刘氏刘员外,素怀仁德。
愿慷慨解囊,以千金之谷义购洪涝之田,堪称毁家纾难。”
灾民静静地听着,这是他们最后的筹码。
高台之上的沈贺,举手投足间神情愈发激昂,似乎刘员外出的价格极为可观。
“经首倡义举的南康郡王殿下核准,一亩地可得谷一斗!”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一斗谷?
不过是延一家人数日之命,却要倾尽祖荫。
灾民无不陷入深深地纠结。
灰暗的眼眸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单薄的身躯,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
是身无立锥之地的苟活数日,还是延续祖荫而甘愿饿死?
“果然,恶人本王来当,善人你们来作,算盘打得挺精啊!”
平白担了恶名的萧绍瑜,内心何尝不是备受煎熬呢。
满腹心事,跃然深锁乌眉间。
面色渐渐潮红,十指紧握,血色苍白,他已如坐针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