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朱华召见

加入书签


"                                                                                “陆领军。”

  萧绍瑜转身回礼,半点郡王的驾子也没有,随和、亲切。

  陆瀚洲是梁帝潜邸时的亲信,自梁帝御极以来,他就是铁打不动的中领军,禁卫梁宫。

  而萧绍瑜的随和、亲切,并无结交之意,他平日一贯如此。

  “他可是老皇帝的心腹,贸然结交他,等于在玩火,这不是本王的风格。”

  “九殿下,陛下召见,请随下官移步朱华殿。”

  朱华殿乃后宫之首,是梁帝退朝后处理政务之所。

  二人稳步北行,穿过朱华门,又行一段,便至朱华殿玉阶之下。

  “九殿下稍候,下官先行入殿复旨。”

  陆瀚洲说罢,便登阶入殿。

  须臾之后,他又是面无表情地出殿传召萧绍瑜。

  朱华殿内,香炉蒸腾,香烟缭绕,沁人肺腑。

  梁帝端坐御案之后,双目微垂,鼻翼微动,吸着檀香,不知心中所想。

  “陛下,九殿下到了。”

  陆瀚洲轻声禀报,以免惊扰了梁帝。

  多年来,他行事一贯如此谨小慎微。

  须知伴君如伴虎,若非如此,何来二十余年恩宠不衰呢?

  “臣参见陛下。”

  萧绍瑜更是不敢稍有怠慢,毕恭毕敬行以臣礼,而非家礼,疏离之感,不言而喻。

  “济阴之行,你有何打算?”

  梁帝缓睁二目,眸中蕴藏精华,不怒自威,他沉声垂问。

  虽只是简单一问,却暗藏浓浓的考校之意。

  对于不得宠的萧绍瑜而言,这样单独召见的机会还是破天荒头一遭,他的内心难免忐忑不安。

  跪伏依旧,乌眉不觉深锁,暂压忐忑,心思急转。

  待其抬首,乌眉舒展,面色如常,温文尔雅。

  奏对似有成竹,亦不失谦逊君子之风,惜字如金。

  “解黎庶,正风闻。臣愚钝,还请陛下教诲。”

  梁帝不动声色,言道:

  “你此行乃是代朕出巡,行止当有度。”

  略一停顿,复言:

  “这是朕的信物,如遇难处,凭此可调北徐州刺史柳世权及州兵听用,却须谨记,不可滥用。”

  北徐州乃是边州,州兵便是边军主力,与所辖各郡郡兵合为边军,共同防御淮水北徐州段。

  一水之隔,便分南北。

  北徐州是昔年南北相争的主战场,此段淮水防线更是南梁屏障,实兵家必争之地。

  授予调度州兵之权,其中是不包括各郡郡兵的。

  显然,梁帝有意控制事态。

  他对柳世权的信任要在诸郡太守之上,甚至是萧绍瑜。

  而柳世权本身,是有节制诸郡郡兵之权的。

  也就是说,梁帝将控制事态的大权,实际上是给了他。

  若是萧绍瑜所行不当,是很难得到柳世权的全力支持的,而且他也有婉拒的理由。

  说完,梁帝便双眸复闭,其中之意,只能靠萧绍瑜自行领悟了。….

    陆瀚洲随驾多年,自然知晓梁帝送客之意,他将龙纹玉佩转交萧绍瑜,便朝殿外虚引。

  “老爷子,跟本王装呢,是吧?那本王可就不客气了,哼哼!”

  萧绍瑜却一点走的意思都没有,他挺了挺胸口的补丁,竟然丧心病狂的打起了梁帝的主意。

  “陛下仁慈,体恤下情,高山景行,儿臣不胜钦佩......”

  “拿去吧。”

  梁帝沉着脸敲敲御案,打断了萧绍瑜的歌功颂德式铺垫。

  陆瀚洲返身取过便签,交到萧绍瑜手里,并低声说:

  “九殿下,请吧。”

  他也是没办法,话不挑明了,还真怕萧绍瑜赖着不走。

  “本王可不是好打发的。”

  萧绍瑜一边心里嘀咕着,一边接过便签当场查看。

  突然,心中狂呼:

  “老爷子,圣明啊!”

  便签之上仅寥寥四字,却是最动人心:

  支钱五万!

  如尝所愿的萧绍瑜,便心满意足的退出了朱华殿。

  “有劳陆领军。”

  辞别了陆瀚洲,萧绍瑜便径直出宫回府。

  而朱华殿内的梁帝,却是满面笑意。

  “九郎终于开朗起来了,嘴还挺甜的,太像阿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