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今冬淮上兵动,则欲平今岁用度之亏空,当加征粮、物折钱十八亿之税。”
“若今明二岁不必动兵,则使明岁江北诸军屯田亩,以省资费,如是则仅需加征粮、物折钱十一亿。”
“前时至尊已致书齐主请和,今周人或将举大兵攻齐,臣以为与齐和议之事或可得行。”
“今岁不若暂加税六成,稍补国用,至若淮上动兵,则可先加盐税,以充军资。”
陈伯宗闻言思虑良久,终于叹道。
“江南之民甚苦,今日且先劳之,他日我必有报偿。”
“孤将从萧公之议。”
陈伯宗于是在同萧引将秋税加征的名目逐条明晰了后,便将此计划报入了寿阳。
数日后,陈蒨赞成其事的诏书回送建康。
与之同归的,还有一份齐帝高湛请与陈国和亲、结盟的国书。
高湛在国书中表现得非常诚恳。
他表示自己有一女,聪慧貌美,谦和知礼,与陈国太子甚为般配。
他又表示河北富庶,淮南之地于齐国而言如同鸡肋,然而毕竟是其兄高洋所取,不可轻弃。
不过如果陈伯宗愿意同自己的女儿结亲,那他高湛便是未来南朝天子的妇翁、长辈,淮南之地便可作为嫁妆送给陈国。
而陈国若是与齐国结了亲,得了淮南之地,便应该和齐国一起对抗周国。
周国在长安窃取北朝前魏的神器,又在江陵屠戮南朝前梁的皇帝宗室,实在是人神共愤,天理不容的邪恶盗贼,应当由陈、齐这两个继承了南北正统的正义同盟,共同消灭。
届时,陈国取得荆襄、巴蜀,齐国取得关中、河西,两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天限南北,永为翁婿姻亲,必然是天下万民的一桩大幸事,功德无量。
不得不说,这份来自邺城的国书,言辞恳切,姿态低微,且勾画的未来看起来十分美好。
以至于陈伯宗看完,还以为是高湛被陈军在淮南的胜利吓破了胆。
好在陈蒨附在国书之后的一张字条,却告诉了他,北齐态度的转变,另有原因。
那字条上,虽只写了两行字,但搭配着与国书一同送回的那条已经通过的加税方案,实在是透露出了极多的信息。
第一行是。
“周伐齐,兵二十余万,突厥寇齐,控弦十余万。”
这是在告诉陈伯宗,北齐现在自顾不暇,有倾覆之危。
而他将这份轻量加税方案与这消息送回,则在暗示陈伯宗,他已无对齐用兵的想法,希望陈伯宗支持他,达成对齐和议。
第二行是。
“韬光养晦,弄假成真。”
这八个字,则更是微妙。
韬光养晦等于是陈蒨直接说自己不会再往北打了,接下来将会在淮南、江南蓄养民力。
而弄假成真,则表明了陈蒨对接下来陈国战略方向的态度,即与齐国假戏真作,先做假盟友,再做真盟友,对周对抗,向西发展。
同时,这几个字,其实也表达了陈蒨希望陈伯宗能主动接受和亲之事的态度。
这些话语,陈蒨此刻都不便明白说出。
毕竟,在这个时代,通常只有弱国才会娶强国的公主。
若此事成行,对陈国实在是一件有伤颜面的事情,而对齐国来说,则是找回了些许丢失淮南的颜面,和亲一条,属于是同陈国达成和议的前提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若今明二岁不必动兵,则使明岁江北诸军屯田亩,以省资费,如是则仅需加征粮、物折钱十一亿。”
“前时至尊已致书齐主请和,今周人或将举大兵攻齐,臣以为与齐和议之事或可得行。”
“今岁不若暂加税六成,稍补国用,至若淮上动兵,则可先加盐税,以充军资。”
陈伯宗闻言思虑良久,终于叹道。
“江南之民甚苦,今日且先劳之,他日我必有报偿。”
“孤将从萧公之议。”
陈伯宗于是在同萧引将秋税加征的名目逐条明晰了后,便将此计划报入了寿阳。
数日后,陈蒨赞成其事的诏书回送建康。
与之同归的,还有一份齐帝高湛请与陈国和亲、结盟的国书。
高湛在国书中表现得非常诚恳。
他表示自己有一女,聪慧貌美,谦和知礼,与陈国太子甚为般配。
他又表示河北富庶,淮南之地于齐国而言如同鸡肋,然而毕竟是其兄高洋所取,不可轻弃。
不过如果陈伯宗愿意同自己的女儿结亲,那他高湛便是未来南朝天子的妇翁、长辈,淮南之地便可作为嫁妆送给陈国。
而陈国若是与齐国结了亲,得了淮南之地,便应该和齐国一起对抗周国。
周国在长安窃取北朝前魏的神器,又在江陵屠戮南朝前梁的皇帝宗室,实在是人神共愤,天理不容的邪恶盗贼,应当由陈、齐这两个继承了南北正统的正义同盟,共同消灭。
届时,陈国取得荆襄、巴蜀,齐国取得关中、河西,两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天限南北,永为翁婿姻亲,必然是天下万民的一桩大幸事,功德无量。
不得不说,这份来自邺城的国书,言辞恳切,姿态低微,且勾画的未来看起来十分美好。
以至于陈伯宗看完,还以为是高湛被陈军在淮南的胜利吓破了胆。
好在陈蒨附在国书之后的一张字条,却告诉了他,北齐态度的转变,另有原因。
那字条上,虽只写了两行字,但搭配着与国书一同送回的那条已经通过的加税方案,实在是透露出了极多的信息。
第一行是。
“周伐齐,兵二十余万,突厥寇齐,控弦十余万。”
这是在告诉陈伯宗,北齐现在自顾不暇,有倾覆之危。
而他将这份轻量加税方案与这消息送回,则在暗示陈伯宗,他已无对齐用兵的想法,希望陈伯宗支持他,达成对齐和议。
第二行是。
“韬光养晦,弄假成真。”
这八个字,则更是微妙。
韬光养晦等于是陈蒨直接说自己不会再往北打了,接下来将会在淮南、江南蓄养民力。
而弄假成真,则表明了陈蒨对接下来陈国战略方向的态度,即与齐国假戏真作,先做假盟友,再做真盟友,对周对抗,向西发展。
同时,这几个字,其实也表达了陈蒨希望陈伯宗能主动接受和亲之事的态度。
这些话语,陈蒨此刻都不便明白说出。
毕竟,在这个时代,通常只有弱国才会娶强国的公主。
若此事成行,对陈国实在是一件有伤颜面的事情,而对齐国来说,则是找回了些许丢失淮南的颜面,和亲一条,属于是同陈国达成和议的前提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