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嘉四年(563年)二月
建康,永福省,太子寝居。
太子中舍人萧引,正在数个书吏的协助下,整理着太子命人从左民尚书和五兵尚书处抄来的文书。
太子陈伯宗如今年已十二,颇好读史,而今正在旁侧的书案上,看着一卷由前梁时沈约所著的《宋书》。
陈伯宗亦似持笔在书案上写写算算着什么,良久,吹了吹墨迹,他才对萧引言道。
萧公之事,可否办妥?
萧引其实早已将太子需要的几个数字算好,只是方才见太子忙碌,这才一直没有出言,此时便答道。
去岁州郡所上民籍,臣已理好。
陈伯宗闻言一喜,只道。
如何,萧公且说来。
萧引持起墨笔在铺开的新纸上随言书写。
禀殿下,依殿下分区之法。
于我境中,江表有户二十五万四千,口一百一十九万三千。
荆南有户六万八千,口二十九万二千四百。
岭南有户二十八万三千,口一百三十五万八千。
而江北之合霍州等州户口流散,辽东新设之平州俱为番民,并不著籍。
但于可考之三区通计,则昨岁,我朝境中,有民户六十万五千,口二百八十四万五千。
陈伯宗闻言一叹,指着自己方才读书所留的墨迹言道。
孤观《宋书》,前宋孝武大明年中(464年),南国通计有民户九十万,口五百一十七万四千。
而今我朝民只及其大半,实为遗憾。
萧引闻言出声宽慰道。
臣曾观前梁图籍,知江北淮南之地,尤有民口百万。其地后虽受侯景之乱,以致陷于齐人。
然齐先帝高洋得淮南之时,为之免租赋十年,至去岁万为征敛,而今淮南民力尤为充实,我若取之,国势必盛。
陈伯宗闻言意稍解。
去岁之中,陈齐二国两度遣使往来,归国使者带回了许多关于齐帝高湛的负面消息,陈帝陈蒨因之更加坚定了北伐恢复淮南的战略目标。
而今陈国虽然与北齐尚见亲好,暗中,却已有了不少小动作。
在淮南,陈齐交界的市场中,受陈国官方委派的商人们,正不断用从流求采出的黄金,交易北齐的铜钱,绢帛。
这一手法看似两得其便,实则是陈国为北齐设下的一个经济陷阱。
作为北齐基础货币的铜钱绢帛不断外流,北齐的经济运行便会慢慢陷入通货紧缩。
在太平之时尚看不出危害,一旦北齐陷入战争或是遭受大灾荒,届时,比过去同等情况让百姓的体感更加痛苦的物价暴涨,就会重创北齐的租调制度。
进而让北齐朝廷大失人心。
届时,陈国大军北向伐齐,便摇身一变,成为吊民伐罪解民倒悬的仁义之师了。
或许邺都那位传闻中生活用度越来越豪奢的北齐皇帝,会加快这个进程吧。
现在陈国要做的,就是清理内部,训练兵马,积蓄粮帛,而后等待时机而已。
而据前番使周归国的臣僚密奏,北周权臣宇文护联结突厥,去岁更多次会见边将,或许会为了自顾权位,出兵伐齐。
陈伯宗相信这个等待的过程,当不会太久。
思及此处,他才又出言问道。
萧公可再说我国中兵马状况。
萧引得令,便继续言道。
我朝承前梁兵制,队主幢主军主皆可受独立领兵之权。军主之上又有贵重之将军统领之。
若依准制,则一队有兵二百人一幢有兵千人一军有兵三千人。然而标准之制,实未通行,一军一幢,其人数或多或少,往往不可确定。
臣整理五兵图籍,但取其大略数,为殿下计之。
萧引这是说自己这里的统计数据只能说大概是准的,让太子别太较真。
陈伯宗点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萧引于是言道。我朝既失巴蜀,断购马之途,军中于是甚乏马。
幸而去岁平辽,平州贡良马七百匹。
今计军中战马,唯约莫三千余匹。
萧引见陈伯宗神色未动于是继续言道。
而今我国中,有军三十七,将帅独领之幢二十九。和其数而算之,举国有兵十四万人。
岭南江州武州等处多土人豪酋,其部民亦可为我之兵,若用兵北土,亦可得兵数万。
我国中又有兵户七万,征之,亦可得兵约三万。
通而计之,我国举兵,至极则二十万。而若论北伐淮南,臣计之,可用之兵,或只十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