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大江东去

加入书签


"                                                                                一讲半个多小时,四人听的目瞪口呆,从说书人苏子秋口中说出的三国之前的历史,除部分细节有出入外,重要人物事件那是和天球上分毫不差!

  苏子秋看着眼前几个没见识的乡巴佬,突然感觉自己知识渊博,才高八斗,油然而生的自豪感通过讲话的语气,清晰的传递出来!

  叶素清看了一眼苏子秋,嘴角歪斜,面带微笑说道:“听苏兄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听了这么多大英雄大人物的故事,激起了我辈英雄豪情和建功立业的决心,此情此景,正好吟词一首,赠予兄台,聊表敬意!”

  苏子秋嘴角抽动了好几下,一副看傻逼的表情看着叶素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最后一句念完,四人微笑而去,桌子上留下一块碎银!

  苏子秋刚开始还是一副乡巴佬还会诗词歌赋,想看笑话的心态,但从听到叶素清念出第一句开始,神情微变,随着叶素清继续念下去,已经彻底惊呆,嘴巴微张,身体也慢慢不自觉的站了起来,等到回过神来时,发现四人已不见踪影……

  “你刚刚念的这首词,我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是谁写的?和地球目前所处时代还挺搭配的嘛!”刘兆民走到叶素清身旁,小声问道。

  “看来你是工科男?”

  “嗯!”

  “怪不得学习法术这么有头脑。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苏轼被贬,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自身的处境,写下此词!”叶素清笑了笑说道。

  天色已晚,四人从汉昌郡西门出城和其他人汇合。

  驾马狂奔,一路尘土飞扬。

  四天后,上午,一行人到达南郡孱陵县城门附近,天空开始下起了大雨。

  还是老套路,叶云秋四人入城打探消息,得知南郡公安县境果子口渡口因战争原因已经收归军用,普通人无法通行。

  四人出城和其他人汇合,雨越下越大,路上时不时遇到稀稀拉拉三五成群的士兵无精打采,双眼无神的从身旁经过。

  大伙商量后决定,从南郡孱陵县的调关曲渡口,横渡长江抵达华容县。

  千辛万苦到达华容县境界时,天色已晚,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决定改走小道。

  雨越下越大,气氛非常融洽!

  叶云秋索性让队伍停下来,在靠近山脚位置,找了一处宽敞石沙地,搭建了八个避雨棚,准备休息一晚,明天再赶路。….

    大家用法力将衣服烘干,到了深夜十二点,大雨变成毛毛细雨。

  叶素清叫上刘兆民,来到叶云秋等人的棚子里,笑嘻嘻的对叶云秋说道:“阿爸,现在是赤壁之战,我们也在华容道,会不会遇到关羽或曹操?”

  “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不是真实的历史,都是荒野杂谈!”叶云秋笑了笑说道。

  棚子里有一个老头,摸摸额头,说道:“说个奇怪的事,我这几天在看一些关于天球三国时代的文献,看到一段野史,里面说,赤壁之战时,有人看到天降神灵座驾,造成曹营失火!”

  说话的老头看起来非常精明,刘兆民之前路上见到过,有些印象。

  “鹤老,您这是哪里看到的?那座驾最终去哪里了!”李昂吃惊的问道。

  “是在一本叫做《三国野记》上看到的,没有后续记载!”

  大家正在闲聊,李昂等人听到十多里外人声嘈杂,马匹嘶叫,同时听到有人说道,“丞相,走这条华容道是最安全,也最快捷,离开华容县境界,我们很快就会到达江陵郡,曹仁大将军已经在迎接丞相的路上了!”

  “曹阿瞒,这么多将士受伤,你就忍心弃之不顾,让他们自生自灭吗?将来还会有人跟随你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