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要被偷家的唐人

加入书签


蔡总很讨厌死丫头?片场王易笑着问到访的蔡艺侬。

 蔡艺侬道:那样的人很难让人喜欢的起来。

 死丫头这个人正常人很难喜欢的起来,可但凡关注点娱乐圈的人又很难不知道他。

 一般人知道他可能就是他的工作室出品了许多收视率很好的电视剧,再知道多点那就要加上他那劣迹斑斑的抄袭史。

 知道的再更多一些那就要涉及到这个人那有些恶俗的审美和万物皆可撕,什么热度都能蹭的惹人厌的性格了。

 这点王易是有了切身体会的。

 好好的人在片场坐锅从天上来。

 老子招你惹你了你就逮着老子喷。

 蔡艺侬之前买版权都是联系的陈曦,王易和她一点不熟,但就着死丫头两人倒是有共同话题可聊。

 聊死丫头的剧为什么能一部接一部的大火,聊他的制作风格,聊他的为人处世。

 这次两人都和死丫头撕了一场,以后少不了有所针对,就哪怕没有这次的事情,以后只要还在这个圈里混也少不了有交集,有冲突。

 现在多了解,听听别人的看法,以后碰上了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应对。

 相比王易,作为已经和死丫头在古偶这个领域竞争了几年的蔡艺侬,她对死丫头的了解更全面更多方位一些。

 就像王易认知中的死丫头是一个讲究视觉上极致体验的一个人。

 他觉得死丫头的任何一部剧都讲究视觉愉悦的极致化体验,直观美感至上。因为感官刺激是电视审美里时间成本最低记忆回报率最快的一种。

 王易觉得死丫头很擅长这点,他的剧投资中有一半以上用于美工化妆服装等包装类环节和项目,这在故事中心情绪中心的国产剧中非常罕见。

 这段时间流行阿宝色,花花绿绿影楼风那就往死了用。

 一句话,好看就完了。

 而好看至上成为基本思维模式的情况下,死丫头的剧也就不可避免的有了低幼属性,用网文圈的话说就是小白。

 这个小白并不是说看的观众年龄就一定小,但一定是那种看剧不愿意动脑子的或者就算想动她也动不起来,她就不懂。

 对于这种观众来说,演员好看,造型好看就行。

 还是那就话,好看就完了。

 所以死丫头的剧目标受众群很明确,主体是90后甚至00后,缺乏社会阅历,或者是很大部分的以好看为第一前提的女性观众,这些观众群体不愿立体化看待世界,相信自己暂时迷恋的东西。

 但和蔡艺侬聊过之后王易才发现自己看的还是有些肤浅了。

 死丫头剧并不只是布景花花绿绿的惹眼好看,演员一律选好看这么简单的。

 他最主要的点其实是抓住了目标观众不动脑子看剧的心理。对于这些观众来说,角色性格搞得过于复杂,情节温吞走剧情流而非冲突流她们是很不习惯的。

 所以死丫头的剧人物符号化性格极端化感情纯爱化价值观单一化主旨心灵鸡汤化情绪体验虐心化,只讲效果不讲逻辑,预设主题,排除所有干扰项。

 简单说就是为了爽而爽,为了虐而虐。

 这样**情节一浪接着一浪的创作方式是很难持续保持的,你在一部剧里能做到这样,不可能每部剧都做到这样。特别是对于死丫头这么高产的持续输出。

 可是他又真的做到了,怎么做到的,抄呀。

 扒桥段收元素套用结构借鉴细节,广收韩剧港剧网络小说单机游戏之精华。死丫头采访的时候自称是集大成型编剧,他是真的集大成,搞来零部件攒出一台车来说是自己原创的。

 因为剧里总是出现似曾相识的情节,死丫头屡屡被人爆出抄袭,网友骂,媒体锤,可因为相关的法律漏洞和维权困难成本过高,所以直到现在死丫头都没有付出一点代价,反倒因为这些关注讨论报道让他博取了足够的眼球,赚到了海量的热度。

 死丫头很享受这一切,也擅长利用这些达到炒作的目的。

 所以他常常面对媒体或者在网上发表一些我就是抄袭,你就是那我没办法,我就是要气死你的这种挑衅言论。

 而这种出格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言论又进一步引发大量的关注讨论。恰巧这又是网络时代快速引发热度最快捷有效的办法,制造话题,博取关注,被骂也好,被嘲笑也罢,反正让你们喜欢的不喜欢的都知道我,知道我的剧这就够了,黑红也是红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