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第2/3页

加入书签
  今日朝会,叶书王提出大王子为监军,白玉为主将,半月后,出兵江源剿匪。

  “右大臣,你有什么意见吗?”叶书王挥袖靠在金椅扶手上,瞥了眼何捷。

  何捷出列,弯腰作天揖道:既然民意如此,老臣无异议。

  左大臣谢元立即出面反对,行礼后,望向叶书王:吾王,臣以为刚出旦辰不宜大动干戈,招安为上策。

  “招安?左大臣有什么好办法吗?有推荐的人选吗?”

  叶书王整理整理自己身上绶带,面无表情。

  “封赏即可,匪患为什么要成匪,就是缺钱;我们拿剿匪的钱,给予封赏,可免杀伐之苦。”谢元稍作停顿:至于人……白玉警司长为首选,她威名在外,匪徒们颇为忌惮,威恩并施,可解此次难。

  叶书王看向堂下,问:你们有什么意见?主张剿匪还是主张招安?

  “出兵剿匪。”

  “招安,招安。”

  ……

  堂上顿时沸腾,争吵声不断,叶书王揉揉眉心,起身离开这个吵闹之地。大王子玄黓跟在身后,默默低头,似有话想说。

  “黓儿,说说你的想法。”

  玄黓作天揖后,说了想法。

  他不主张招安,这些土匪见闹事还有钱拿,便会群起效仿,普通百姓见当匪有利图,恐怕也会上山,最后国家不得不花费更大力气,更多钱财剿匪。白玉不可能同意前去招安,谢元也不是真心想着剿匪的事;他是想白玉被人唾弃,毁掉白家名声和民心。

  “父王,我愿同玉姐姐一道,出兵剿匪。”

  叶书王并未表态,拍拍自己儿子肩膀。….

    翌日,青兰日报报道了昨日朝会会议结果。报上没有写明主张招安的是哪位大臣。这篇报道激起民愤,都在情愿处死主张招安之人,连对匪患都唯唯诺诺,何以保卫家国。

  叶书王看着眼前的谢元,笑道:你看这些小老百姓,哪懂左大臣的用心,还要处死你,你说说……

  “吾王,臣问心无愧啊!”

  谢元额头细密的冷汗冒出,连忙拱手,改口:打也可以,只是不能把金甲皇家主力军派出,那可是卫戍首都的军队。

  “那,你觉得派哪支部队合适?”

  谢元:土仪军两万,吾王觉得如何?

  叶书王呵呵一笑,心里已经在骂这老狐狸。

  “吾王,大王子就不用去监军了吧,土匪野蛮残暴,正值冬季,战场严酷,怕有损王子身体。”

  谢元越说越得寸进尺。

  “左大臣,是觉得本王儿子不行,还是瞧不起大王子?”叶书王忍这老鬼已经很久了,没有大王子跟着,他恐怕要对白玉使绊子。

  “谢元,有时候做事留一线,也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你也活了大半辈子,还用本王点明?”

  谢元颔首:臣明白。

  “嗯,明白就好。”叶书王摆摆手:你回去休息吧。

  …

  警备司,空无一人。

  “人呢?有喘气的没?”

  卫文官站在警备司大门处,看着静悄悄的院子,直挠头。

  这时,后院走出来一个拿笤帚穿警服的大爷,苍老的声音响起:文传官,你来这作甚?

  “你们警备司的人这大雪天,走哪去了?”卫文官在老者耳边提高音量。

  大爷一把推开他。

  “臭小子,吼什么吼,我是老,但我不聋。”

  卫文官陪笑道:是,是,那您知道白警司去哪了吗?

  “城北草场。”老爷子指向北方:他们正在那边搭帐篷,安置难民,过两日将会大降温,不给难民栖身之所,怕是会出现路有冻死骨的情况。

  卫文官向老者抱拳道谢。

  …

  城北,草场异常忙碌,人们抬着东西进进出出,锤子敲击钢钎的声音不绝于耳。

  妇女们带着孩子在一旁缝制被套。男人们和后勤、警备司通力合作搭建帐篷。

  扛着帐篷支架的白玉经过门口时,见两个孩子依偎在一起,瑟瑟发抖。她放下肩上的东西,脱掉自己棉服,走到两个小朋友身边。

  “孩子们,帮阿姨看着棉服,好不好?”

  白玉把棉服披在两个孩子身上,摸摸她们脑袋。

  两个孩子微笑着看向白玉。

  “阿姨,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去?我们想爸爸了,他去剿匪,不知胜利了没?”大姑娘说完吸吸鼻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