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楚末年,下有户口一千余万,人口六千多万。
站点:塔^读,欢迎下载-^
但这是下一统的时期,其后灾祸不断,水旱饥疫、胡人入侵、流民起义,导致全国的人口、户数大量减少。
以至于在大乾开国之时,全国总人口只有七百余万,当然,这其中不乏豪强大族隐匿人口、黎庶藏匿山林的情况,可其中因为战乱、疾疫、饥荒等原因而死亡的人口最少也有千万之数。
如今大乾建立数十年,除开逃逸山林、被豪强隐匿的人口,如今的总人口至少在三千万以上。
人口问题一直是齐枫关注的大问题,他不怕人口太多。
为了增加人口、鼓励垦殖,除了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生产环境以外,还可以从税收的方面进行调节人口生育。
自任职以来,李如海就此事有过一番了解,他新官上任,势必要提出自己的主张,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
“臣历数以往诸帝,所征算赋有增有减,并非一例不变,皆因当时局势而有所变更。”
算赋的数额偶尔有因特殊情况而减轻的,比如皇帝巡行外出对途径地方的恩典、鼓励流民归乡垦田、受过兵灾灾的地区,一般最少的时候只收四十钱,最多的时候收一百六十钱。
每年的算赋是除开更赋以外,压在平民身上最沉重的负担之一,百姓没了田地,也要缴纳人口税,所以才会四处流亡,逃避催征。
如今的主流政策是轻徭薄赋,对此,李如海的想法是:
塔读~。>—*.—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可将算赋由每年一百二十钱暂减为八十钱,孩童口赋改征二十钱,仍以七岁起征。”
虽然这么做会使朝廷损失近十亿钱(一百万贯)的岁入,但也意味着民间将多十亿钱的流通,百姓手里有更多富余,背负的压力也会减轻。
李如海提出此议的初衷只是在于‘薄赋’,而齐枫却想到了通过税收去调节人口总量。qqxδne
在他看来,不仅是如今的三千万左右的人数,就算是鼎盛时期六千多万的人数,也太少了。
在保持人口承载力和自然环境的情况下,提高生育、增加人口,无论是在国力恢复、发展经济,都是大有可为的。
“李卿所言,的确是老成谋国。”
齐枫出言赞同道,李如海升任治粟内使才一个多月,稳重有余,威望不足。
齐枫见他的建议颇有几分独到,几乎触到了利用税收调节人口的边缘了,可知其思维并没有僵化,所以自然要当着重臣的面抬一抬对方:
“算赋、口赋,不单是只征民钱则已,还要成为朝廷调控人口、扶老助幼的工具。”
众人一时有些茫然,皇帝轻轻看了李如海一眼。
塔读^[emailprotected]更多优质免费,无广告在@线免
李如海沉吟片刻,忽然道:
“臣记得,太祖皇帝时曾免民八十以上家两人算赋,以示敬老。太宗皇帝时,曾免生产子女之家三年算赋,及孕妇之夫一年算赋。依陛下所言,减免算赋以奖励生育,不多费朝廷一钱,却可达实效。”
“今时正可效仿前代制度,百姓怀孕生产、孝敬老人耗费颇多,朝廷冶减免,以优待老幼。”
楚玄芳也点零头,深表赞同的道:
“朝廷以孝治下,此举颇合仁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