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财政会议(一)-第2/3页

加入书签
    所以,朝堂现在需要借此在不触及豪强大族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改变一些税收制度,缓解一直以来黎庶肩上的负担,开源节流。

    “自开国以来,凡田租大抵三十税一,偶有十五税一、十税一,却不为常事。武帝、先帝以降,朝廷多事,用度不足,故行什一之税。”

    右宰相崔健知道今的主题,首先言道:

    “为下兴复之计,臣请恢复旧制,诏下收田租三十税一,以纾民难。”

    什一之税本来早在太祖皇帝之时便着手废除,然而到了武帝之时,朝廷东征西讨,钱粮供不应求,不得已之下,只得恢复了什一之税,不但压榨了普通黎庶,更是连豪强地主也深受其害。

    如今崔健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提议皇帝再度恢复三十税一,既有利于国,也有利于民。

    塔读@

    “嗯,如今下发诏书,正当其时。”齐枫不假思索,当即同意了这项建议。

    三十税一已经是历代最低的税率了,按照如今二到三斛的亩产,五口之家,治田百亩,每年收谷二百至三百斛,只需向朝廷上交七到十斛的粮食。但这仅仅只是田租,交完田租后除去每人每月一石半的口粮,还剩一百五六十石。

    若按三十钱每石的价格算,农户到手的只有四千多钱,这四千多钱里包括了一年之中的种种花销,比如社闾尝新、祖宗祭祀;衣服、油盐、农具的添置;还有疾病与红白喜事的花费,钱也就花的差不多了。

    这些花销里甚至还没有包括赋税,而且是以平常年份每石三十钱计算,若是遇到歉收的年份,虽然粮价上涨,但粮食歉收,农户过得依旧艰难。

    齐枫这些在宫中没少看过相关籍册,知道这三十税一的田租对百姓来并没有多大的用处,因为加在百姓头上的除了田租,还有沉重的赋税与更役以及苛捐杂税。

    遇到灾,大量自耕农破产,将田地卖给地主豪强,沦为佃农。佃农需向世家大族缴纳十分之五的田租,而地主豪强却只需要向朝廷缴纳三十分之一的田租。

    而由于黎庶沦为佃农,户籍被豪强隐匿,不需缴纳其他赋税,就会使朝廷财源紧缩,无法应付各项开支;不需提供各种劳役,官府就无力组织水利等工程。于是生产环境恶劣,自耕农破产的可能性就越大,便开始了一个死循环,直到流民问题越来越严重,产生一系列社会动荡……

    齐枫知道这里面的猫腻乃至于危害,历朝历代屡次减免田租,初衷虽是缓解百姓的税收压力,但最后得到好处的却是兼并土地数百上千顷的世家大族。

    本来该交十税一、十五税一的世家大族,顿时让朝廷减少到三十税一,下谁不支持这样的‘仁政’呢?

    但是仍然保持高田租又会持续加重黎庶的负担,所以三十税一虽然要恢复,以后却一定要改。至少改成累进税制,按占田多少缴纳不同比例的田租,这样才公平。

    原文来自于塔&读~&

    只是这种程度的改革是建立在各地田亩、户籍清楚的基础上,但如今目前朝堂尚且不便大规模度田。

    “百姓之困,主要并非田租,而是赋、役以及苛捐杂税。”

    齐枫语气有些凝重,他轻点着手中的籍册,道:

    “如今算赋(成年饶人头税)每口一百二十钱,口赋(未成年人人头税)每口二十三钱,此外还有更赋、徭役,凡此种种,百姓之困苦多矣,又岂是区区田租之减而得以解脱的?”

    “臣以为,轻徭薄赋,乃休息之本。此前朝廷已下诏书,全面废除苛捐杂税,除朝廷正税之外不再征收。臣建议,下各道州,非农闲不得兴徭役。中原地方之兵,取消戍边,仅守本县。由此百姓减轻劳累,不耽误农桑,来年必然仓廪丰足,百姓乐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