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现代魔法的复兴-第4/9页

加入书签


    按照中央历史事实研究院提供的记录,对此功能的实验次数已达到1725次。项目组建议封存从实验中取得的物资,但大部分物资已经被使用了,也没有可靠的记录可供追查。

    基金会提取了三批物资,分别储存于SITE-711、SITE-730、SITE-50,以原状、组装和重熔炼状态保存,进行长期观察。

    按钮7:

    控制台亮度控制。在三种亮度之间循环切换。

    亮度1适用于测试室关闭灯光的状态,亮度较为柔和。

    亮度2适用于测试室打开灯光的状态,可以消除控制面板上的反光。

    亮度3适用场景不明。在无防护状态下切换到亮度3会造成操作人员暂时失明。

    按钮7被设定在亮度2。

    按钮8:自清洁。启动。

    按钮8按下后会亮起红灯,同时锁死其他所有按钮的功能。物件00FF8FDE-A-3会进入一种无法中止的工作状态,并发出噪音。约一小时四十五分钟后,工作停止,指示灯熄灭。

    在工作过程中,物件下会逐渐渗出深色液体,液体比重略高于纯净水,总量约为21升。

    再次按下按钮8后,红灯亮起,经3秒闪烁后熄灭。

    按钮9:自维护。启动。

    按钮9按下后会亮起绿灯,同时锁死其他所有按钮的功能。在按下按钮的同时,主升降机会关门并下降至最底层。在此过程中,升降机内的物体会消失。通过无线监视摄像头和压力计观察,物质转移现象发生在31.2米深度处。这一深度位于两个仓储层之间,只存在结构性建筑,未发现被转移的物质。

    同时,设施内人员会随机失踪,并在绿灯熄灭后回到设施内。这些失踪人员会携带手册或手持设备返回,对自己新获得的物品习以为常,并携带这些物品回到日常工作中。

    中央历史事实研究院没有发现这样的失踪现象。在之前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和工人经常开小差,使得现场管理人员缺乏对人员动态的敏感性,忽视了这一现象。

    基金会人员的内置位置传感器和因果一致性护符揭示了“制造”过程中人员流向的变化,随后对涉事人员进行了审讯。

    大部分失踪人员对失踪过程并无记忆,提到他们新获得的工具时,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工具是他们之前“每天都在使用”的日常配置。在没有外力介入的情况下,这些人员往往要花三到五天时间才会停止携带获得的工具到工作场所,但他们对工具的来源仍无知觉。

    一些失踪人员报告说自己曾参加了关于使用这些工具的培训课程,课程系半脱产培训,替换了他们之前十五个工作日下午的记忆。在提取DSU数据后,基金会还原了全部培训的内容。影像资料见附录86。

    综合全部影像资料,可以得出结论,这一“制造”过程的目标是培训一组设备维护人员,以操作和维护一套人类复制设备。根据培训课程中的记录,基金会在B60层找到了对应的设备,这套设备与基金会目前使用的HKR350型人员复制中心性能相近。人员复制设备的基金会物件编码为00FF8FDE-K-1。

    物件00FF8FDE-K-1是一套1955年标准的TR0.6设备。其TR评级依照当前剧本降级,2010年,降级至TR0.0,从管制物资名单上去除,进入监视名单。

    物件00FF8FDE-K-1的生产能力为35人/每28日,所需耗材存于B60层D仓储区,发现时已全部失活。从耗材存量可以估计其预定生产的人数,扣除正常的耗材损耗和缺陷品,应为4800人到5500人之间,与B3层生活舱室的规模相匹配。

    基金会使用了自备的打印材料,试生产了四批次120人,编号为00FF8FDE-K-2,收容于SITE-711。

    按钮10:提示声开关。开启/关闭。

    按钮提示声开关。关闭状态下会锁死其他所有按钮。

    在开启状态下,按键确实会发出介于30kHz到48KHz之间的高频声音信号。

    按钮11:紧急重置。启动。

    按钮置于透明护盖下。推开护盖可接触到按钮。

    按下按钮后,物件00FF8FDE地下设施发生重置现象,测试室被清空,当时处于测试室内的人员和物资失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