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元节,万家思绪聚一处,千盏花灯求鬼神

加入书签


    边关的战事不紧不慢地推移着,赈灾善后等事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转眼间,已经到了七月十五,这天正是中元节。军队里没有这么多讲究,也没有这么多闲工夫去操心死人的事儿,但是寻常百姓家里,总还是要操心的。

    南安郡,作为受灾最严重的郡,也是受济力度最大的郡,干旱已经好转,如今已经开始恢复生产了。这一次的旱灾很严重,当真是大旱,有将近一个半月没下过雨,不过,总算是熬出头了。虽然郡守和太子世子这些天大的官老爷这些日子带着百姓忙得一刻不得闲,不过这中元节,得好好过。人活着,就得上坟。活人就得祭奠死人,这是规矩。人要是不祭奠祖宗,那不就成畜生了。中元节这天,太子跟朱旭照理说,不该在南安郡,该在哪?在洛河。洛河是他们父辈的老家,得去祭奠先人。不过,一则如今百姓尚未安定,二人不想擅离;二则,是故乡不假,可二人这一趟是头一回来,又加上当年暴君不仁,百姓流离失所者何其多,哪里能找到那些个祖坟?二人白天抽空往洛河方向烧了点纸钱,拜了几拜,就算是给祖宗磕头了。现在到了晚上,两人也抽空跟着百姓,一块放河灯。这聚在一起的人群,都没什么好脸色,刚经历了这么一场祸事,谁家里还没有点难处啊。可日子再难过也得过,尤其是这些个节日,是叫天下百姓认祖归宗、团结一心的,是万万不能省的。

    太子带着朱旭两人都提着河灯,放在不久前才干涸过的河中,许愿先祖保佑,健康平安。“啊。”一声轻呼,有个跑起路来还不稳当的小娃娃,撞上了太子。估计是撞上玉佩了,小家伙眼泪汪汪地抬头。“疼。”小家伙倒是不管对错,只知道喊疼。太子弯下身给他擦眼泪:“不哭不哭,给你糖吃。”从怀里掏出一块糖来,递给小家伙。小家伙涕泗还没擦干净,就止住了哭声,露出笑脸:“谢谢哥哥。”身后有妇人追上来。“希儿,不要乱跑!你们是谁家的孩子?跟爹娘走散了吗?”妇人也不知道他们二人是谁,见这两个孩子没个大人,忍不住关心。“夫人不必在意我二人。”“阿娘,吃糖,哥哥给我的糖。”“希儿,跟哥哥道谢了吗?”“嗯。”

    妇人抱着这个叫希儿的小家伙,跟二人道个别,转身往后走。“希儿,又不听阿娘话!希儿要是跑丢了,找不见阿娘了,怎么办?”“阿娘,我是大孩子了,我找得着家!”“希儿,答应阿娘,不可以乱跑,尤其是晚上,很危险,听明白没有?”“哦,阿娘,对不起,阿娘吃糖。”小家伙虽然没听懂,但也明白阿娘不高兴了,只能低着头道歉,把糖握在手里,递给阿娘。“阿娘不吃,希儿吃。”“嗯,那阿娘跟我一人一半。”“好,阿娘跟希儿一人一半。”妇人抱着孩子渐行渐远,谈话声也渐渐听不见了。

    放过了花灯,太子带着朱旭也往回走,时间倒是还早,往回走也不急着赶回去,走走停停,逛逛集市。集市里,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儿,就是些买自家打的桌椅板凳,木质的小孩儿玩具,还有些鸡鸭鱼肉米面,难得还有买水果的。这摊上也是站了许多人,看着这一大摞的樱桃、杏子、桃,还有琵琶和西瓜,别说小孩子了,连大人都流口水。“老板,这杏子怎么卖?”“哎,回小少爷的话,一钱半银子一斤。除了西瓜一两银子一个,其他都是一钱半银子一斤。”太子听了都摇头。“一两银子?你怕是要守着摊生蛆。”两人还没说话,边上围观的人忍不住出言讽刺。“哎,这位客官,您别生气,一两银子自然有一两银子的道理,咱这鬼天,您能忍,不能让人家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也忍着不是?”做生意的,眼尖嘴利,拿这话顶着两人。朱旭当真掏出一两银子,看着太子:“咱买个西瓜吃吧。”他是真馋了,出生这九年,虽然头几年没个安稳日子,但自打记事以来,没吃过这些苦,这一个多月,尽吃粥了。太子点点头。“来一个西瓜,称二斤樱桃。”“哎,少爷您请好,给少爷挑个大个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