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九为数之极-第2/4页

加入书签
    袁谭把将作府喊过来的原因,就是将作府要和学官之间相互配合。

    接下来随着数学的普及,各种科学的试验将会出现。

    利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将作府将会有大量的东西发明出来。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科学理论的普及,试验科学是科学理论产生效益的必要步骤,有了好处才能持续的发展......

    这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若不为利来,又怎么会发展......

    事情安排妥当后,袁谭又到将军府和州牧府中巡视一番,顺便把开个会,勉励众人。

    虽然他不太喜欢政务和军事,但这个东西是他立足青州制度的根本,绝不可放任。

    而好的制度,才是青州得以良性发展的保障。

    陈逸担任别驾,州府没有人反对。

    这边是名声和家世的重要性。

    至于陈逸主管的卫生、环保这一块,后续和医官华佗等人,将会有更多的交集。

    东汉末年数次大疫,袁谭必须未雨绸缪。

    接着,袁谭就慷慨激昂的向大家宣布。

    泰山郡已经在手,济北国鲍信也投诚过来、鲁国也已纳入怀中。

    立人道于泰山之巅的事情,可以提上日程了。

    打袁术虽然没有捞到好处,但回家的途中顺道就混了三个郡国。

    从地盘上看,收获比曹老板还大。

    ......

    因为粮草充足,军械的持续打造,徐荣和郭图郭嘉等人都建议袁谭征兵。

    原青州兵卒约有七万七千人,随着泰山郡郡兵、公孙犊的投诚,以及鲁国的加入。

    袁谭麾下的兵卒已经超过九万。

    但各地都需要布防,徐州大战起时,袁谭能调动的战兵约有五万人。

    数量上看似不少,但只要攻下城池,就要留人布防。

    若要吃下徐州,至少还需要再征兵三万。

    毕竟还要防备着曹操这个老六。

    兵卒的来源主要是军屯兵,还有一部分新征之兵。

    泰山郡和济北国都是征兵的重要兵员地。

    东汉末年除了边军,内地出精兵的两个地方,一个是丹阳郡,一个就是泰山郡。

    丹阳兵和泰山兵,都是精锐的代名词。

    另外,郭图、徐荣等人想征兵练兵的原因,也是马贩子苏双打通了两条贩马的渠道。

    一条是通过渤海郡到幽州贩马。

    幽州的形势,由于公孙瓒搬到了刘虞的治所蓟县附近,新建了一个城居住。

    两人之间龃龉越来越多。

    现在两个人摩擦不断,还各自向长安派出使臣,相互指责。

    如此一来,对幽州的管控力度也就自然而然的下降。

    苏双趁机勾通了鲜于家和田家,以及乌桓人。

    一方面出售铁器、丝绸、纺织品等物,一方面大量购置战马和养马僮。

    另一条贩马的路子,是通过中山国翻越五行山(太行山)到并州购买马匹。

    并州的良马还没有到,但幽州那边的八千匹马已经到青州马场了。

    现在青州马匹不缺,甲胄刀兵更是一直在满负荷的生产,自然需要征兵打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