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们带着这份调查结果来到了杨大人的书房,洋大人看了这份调查结果,不禁凝眉“没想到那些人的手已经那么长了。”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怕不是找死。
杨大人收起这份结果,对霍霖他们说道“辛苦你们了,我最近在忙其他事情疏忽了疏浚河道这件事情,我会派人解决的,你们放心。”
也没有对霍霖他们说准备如何解决,霍霖他们也不敢多问。
于是也没有听闻杨大人做了什么,过了几天苏州府就传遍了苏州几家大粮商开始为做劳役的丁壮发粮食的事情了,什么时候吴水口疏浚成功,丁壮们就什么时候拿到粮食。
然后也传来杨大人爱民如子,经常去查看吴水口疏浚情况的消息。
而杨泰清带来的消息就是,这次买通监管的就是那几家粮商,他爹已经给他们教训了。
晏温闻言只说钦佩,因为设身处地的想,现阶段的他没有处在杨大人的位置,也有点儿想不出来完美的解决方法。
霍霖则是蠢蠢欲动的想要去学习,好想学其中杨大人做了什么,不过也只是想想,毕竟他不是别人的儿子,别人也不会对他说太多。
江南已经连续好几日下着暴雨了,不过还好随着奖励在前面吊着,吴水口终于疏浚完毕,下着的雨水皆是顺着地势流向吴水河。
而杨大人也召集人手说上游的马报乘快马下来报汛上游已经出现洪灾了,让下游地区的官府,做好准备。
霍霖这三个学习心极为强烈的人当然也过来蹭看了。
江南多洪涝灾害,他们已经有自己的一套防洪措施了,无非就是加紧加固堤防、准备好粮食,疏散人口,别让洪水一锅端了。
于是霍霖就看到了来自江南的防洪措施。
先是家家户户把自家带不走又泡不烂的东西加固放好,或藏在地窖中,然后拿出了船只。是的,由于江南地带水网密布,所以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船只。
家住的本来就地势高的人当然不用搬,但是地势相对底的民众则需要把自己的家当收拾好,直接搬上万柳堤。这个地方就是整个河道堤坝的上游地段,因为堤坝沿岸被前面几任知府种满了大大小小的柳树减少洪水的侵袭所以叫万柳堤。
杨大人看霍霖那么好奇,就与他说道“地势底的民众在洪水来临前搬上万柳堤是他们一直在沿袭的习俗,作为一方父母官,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万全的防护,加固堤坝,同时还要注意不能有动乱。”
霍霖看着这人潮涌动的样子,不由得感慨“建造万柳堤真是功在千秋,不知是哪位大人筑建的。”
杨大人看了他一眼,说道“建造万柳堤的人你也认识,就是沈先生。”
沈先生惨是真的惨,做了那么多功在千秋的事,最后却遭到了那种对待。
当初疏浚大运河是,这个万柳堤也是,惨。
霍霖听此一时间不知道应当说什么,心情复杂。
杨大人说完就被人叫走了,只留下霍霖几人。
晏温见不得话题沉重,看着这忙碌的人转移话题道“为何他们要大费周章的每次洪灾搬到万柳堤,而不是直接把房子建造在地势高的地方”不过入山也不可能,毕竟山洪可不是开玩笑的。
霍霖回过神回道“地在哪里,他们的家就在哪里吧,特别是沿河的位置,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在百姓眼中耕地才是最重要的,万柳堤终归只是堤坝,住不长久。
随着雨势的加大,洪水真的来了,接连五日百姓们都关紧房门,在滔天的洪水声中忐忑,不知道什么时候洪水就冲到自家门前,冲垮自己的房子,带走自己的财产或者性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杨大人收起这份结果,对霍霖他们说道“辛苦你们了,我最近在忙其他事情疏忽了疏浚河道这件事情,我会派人解决的,你们放心。”
也没有对霍霖他们说准备如何解决,霍霖他们也不敢多问。
于是也没有听闻杨大人做了什么,过了几天苏州府就传遍了苏州几家大粮商开始为做劳役的丁壮发粮食的事情了,什么时候吴水口疏浚成功,丁壮们就什么时候拿到粮食。
然后也传来杨大人爱民如子,经常去查看吴水口疏浚情况的消息。
而杨泰清带来的消息就是,这次买通监管的就是那几家粮商,他爹已经给他们教训了。
晏温闻言只说钦佩,因为设身处地的想,现阶段的他没有处在杨大人的位置,也有点儿想不出来完美的解决方法。
霍霖则是蠢蠢欲动的想要去学习,好想学其中杨大人做了什么,不过也只是想想,毕竟他不是别人的儿子,别人也不会对他说太多。
江南已经连续好几日下着暴雨了,不过还好随着奖励在前面吊着,吴水口终于疏浚完毕,下着的雨水皆是顺着地势流向吴水河。
而杨大人也召集人手说上游的马报乘快马下来报汛上游已经出现洪灾了,让下游地区的官府,做好准备。
霍霖这三个学习心极为强烈的人当然也过来蹭看了。
江南多洪涝灾害,他们已经有自己的一套防洪措施了,无非就是加紧加固堤防、准备好粮食,疏散人口,别让洪水一锅端了。
于是霍霖就看到了来自江南的防洪措施。
先是家家户户把自家带不走又泡不烂的东西加固放好,或藏在地窖中,然后拿出了船只。是的,由于江南地带水网密布,所以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船只。
家住的本来就地势高的人当然不用搬,但是地势相对底的民众则需要把自己的家当收拾好,直接搬上万柳堤。这个地方就是整个河道堤坝的上游地段,因为堤坝沿岸被前面几任知府种满了大大小小的柳树减少洪水的侵袭所以叫万柳堤。
杨大人看霍霖那么好奇,就与他说道“地势底的民众在洪水来临前搬上万柳堤是他们一直在沿袭的习俗,作为一方父母官,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万全的防护,加固堤坝,同时还要注意不能有动乱。”
霍霖看着这人潮涌动的样子,不由得感慨“建造万柳堤真是功在千秋,不知是哪位大人筑建的。”
杨大人看了他一眼,说道“建造万柳堤的人你也认识,就是沈先生。”
沈先生惨是真的惨,做了那么多功在千秋的事,最后却遭到了那种对待。
当初疏浚大运河是,这个万柳堤也是,惨。
霍霖听此一时间不知道应当说什么,心情复杂。
杨大人说完就被人叫走了,只留下霍霖几人。
晏温见不得话题沉重,看着这忙碌的人转移话题道“为何他们要大费周章的每次洪灾搬到万柳堤,而不是直接把房子建造在地势高的地方”不过入山也不可能,毕竟山洪可不是开玩笑的。
霍霖回过神回道“地在哪里,他们的家就在哪里吧,特别是沿河的位置,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在百姓眼中耕地才是最重要的,万柳堤终归只是堤坝,住不长久。
随着雨势的加大,洪水真的来了,接连五日百姓们都关紧房门,在滔天的洪水声中忐忑,不知道什么时候洪水就冲到自家门前,冲垮自己的房子,带走自己的财产或者性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